是的,开始从逻辑层面谈课程标准了,是好事,我们真的开始探讨“学习”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这段时间我也在研究“学本”教学,其间就涉及到“以学习为本”的问题,是啊,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或者课外并没有发生真正的学习,学习是一种基于生存、好奇心而发生的探究、分析以及掌握的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而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一种线性的、单向的、枯燥的过程。
是的,孩子们基于怎样的理由学习?我们又为什么要他们学习,我想无非就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应世,一个是出世,应世就是应对生活,给自己和普罗大众带来更好的生活,一个是发现新的原理和思想。不管什么理由,都离不开这个“世”字,正如海德格尔把人的状态分为“在”“在世”“在世者”这几个层面一样。所以,一切学习都应基于生活,生活是学习的源头,为生活而学,孩子乐意,这不是功利,这是本能。
比如我们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脱离了生活,以至于孩子们走向社会之后,就不知道怎么说话了,因为他并没有生活中的那一套话语系统,他所体验到的思想,到了社会上早已经变化了,或者改头换面了。小孩子之间所流行的话语(比如火星语),在正宗的语文教学里是被排斥的;在文学里所理解的人性其实已经是过去式,现在也早已换了面目了。阿Q精神还在,但可能更加冠冕堂皇而不像鲁迅笔下那样直露了。甚至所谓的父爱、母爱,到了现当代,也可能完全不一样了,以至于孩子经常困惑:我把爸妈不是这样爱我的呀!所以,我们可能不要太多的教孩子过去的生活现象,而是要教孩子们发现、探究的方法和手段了。
有了这发现、探究的手段,孩子们就能来到学科逻辑的层面了。把现实的生活、把现实的人性、把时代的发展放在“放大镜”“解剖刀”下细细观察,然后用作家的语言、自己的语言把这时代、把这生活表达清楚,把自己琢磨出的思想表达清楚,这就形成语文能力了。杜威先生就一直在探讨一种哲学,就是所谓“把意思表达清楚”的哲学,而这把意思表达清楚的过程,就是学科逻辑运行的过程,难道不是吗?
实际上,怀特海要早就分析过这一段逻辑,他认为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包括三个部分:浪漫+精确+综合。浪漫往往是一种回忆、呈示,当然是对生活的回忆和呈示,它不完全同于课堂教学前经常使用的所谓的“激发兴趣”,而精确,则是对知识的精确分析,视察和感受,最后的综合则是能发生运用,也就是形成某种素养的过程。
所以,此次新课标提出来的“学习逻辑=生活逻辑+学科逻辑”可能并不难理解,但是要真正做到却真的不容易,因为以前我们对抱着狗头欣赏狗头,抱着狗尾巴欣赏狗尾巴的教与学的方式已经习惯了,而且我们现在可能真的要从哲学的层面去理解新课标。不过,相信专家们会好好作培训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