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被父母问及孩子的各种问题。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父母,他们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
一岁左右孩子的父母常常会问,如果孩子一哭闹我就去抱他、如果我一直陪着他睡,会不会把他惯坏?
两三岁孩子的父母常常会问,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孩子非要自己做事却又做不好,怎么办?孩子不肯好好吃饭怎么办?
四五岁孩子的父母会问,要不要早点教孩子学数学和语文?要不要多上几个兴趣班?
五六岁孩子的父母常常会问,为什么我们家孩子很难交到朋友?如果别的小朋友不和他玩,要怎么办?
小学生的父母常常会问,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如何能让孩子写作业不拖拉?
中学生的父母常常会问,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再和我交流?为什么我一说他,他就会顶撞我?甚至拒绝和我说话?小学成绩挺好的,为什么上了中学就突然成绩下降了?孩子总是迷恋游戏怎么办?
每当我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心里常常很感慨,在所有这些五花八门的问题背后,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这些规律,正是儿童发展的心理规律,也已经被许多心理学家们发现并证实了。
比如,任何一本《发展心理学》书里都会提到的,德国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关于生命成长八个阶段的理论。
1. 0-1岁
他认为,0~1岁是孩子建立起对这个世界基本信任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是最为柔弱的,对成年人的依赖性也最大。如果养育他的人,能以是慈爱的方式满足他的各种需要(饿了就吃、哭了就抱或陪伴……),孩子就会形成基本的信任感。反之,如果孩子的需要常常被拒绝,孩子就会形成不信任感。
埃里克森认为,当一个孩子的信任感超过不信任感时,孩子就能培养出希望的美德。他对希望的解释是:对热烈愿望的实现怀有持久的信念。
也就是说,当一个孩子在他0~1岁的时候,建立起了对这个世界的基本信任,他也就培养出了希望这个品德。于是当他成年之后,他就更具有敢于冒险的勇气,也不容易被绝望和挫折所压垮。
所以,当我们指责一个成年人过于怯懦、容易在困难面前轻易放弃、对否定意见作出过激反应(所谓的玻璃心)、并容易被琐碎的事情伤害时,我们常常无法想到,这和他0~1岁时的抚养方式有关。在培养信任感的最敏感时期,他没有建立起对这个世界和对自己的信任。
2. 1-3岁
1~3岁,是孩子建立起自主性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迅速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技能,他们现在可以自己决定做某些事情还是不做,于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让父母们头疼。这个阶段也被称为第一反抗期,因为孩子的意愿常常会和父母的意愿发生冲突。
这个阶段,对父母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为父母必须按照社会规范,来要求孩子的各种行为,但同时又不能伤害孩子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如果父母过于溺爱,或者是要求会随自己心情而定,那孩子就很难确定自己行为的边界。但如果父母态度过于强硬,或使用体罚,孩子就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受到疑惑或羞怯、丧失自我控制感。但如果父母既能温柔地坚持,又有足够的鼓励和认可,那么孩子就能发展出足够的自主性和自我控制感。
埃里克森认为,如果孩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能形成意志这个品德。埃里克森对意志的解释是:进行自由决策和自我约束的不屈不挠的决心。
也就是说,孩子在这个时期想要不依赖父母独立做事情,但又不得不常常面临失败时产生的内疚以及父母的控制和指责。他们希望自己是行为的负责人,并且能够自己做决定。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对孩子的独立性倾向能够采取积极的反应,就能够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对立的情绪,那么孩子在他1~3岁就培养出了足够的自主性和意志。当他成年之后,他就会有更清晰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认同,更有决心做自己,而不是人云亦云地跟随他人。
3. 4-6岁
在这个时期,孩子可以更多地进行各种具体的运动和活动,也能够更精确地使用语言和应用想象力。这些技能使得孩子具备了进行各种思想、行为、幻想以及对未来前景规划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喜欢玩过家家,他们喜欢在游戏中发展出自己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
埃里克森认为,如果这个时期父母能够鼓励和认可孩子的独创性和想象力,那么孩子就能在这个阶段培养出主动性。反之,如果父母讥笑和贬低孩子的想象力和独创性,那么孩子就会缺乏自信、产生内疚感。如果孩子的主动性胜过内疚,就会形成“目的”这一品德。埃里克森把“目的”解释为: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的的勇气。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在他4~6岁时,形成了足够的主动性,那么当他成年后,他会对自己未来的目标更有规划,也更有勇气去追求和约束自己完成。
4. 6-11岁
埃里克森认为,孩子在这个时期的发展是围绕能力展开的。孩子为了应对有父母、同伴、学校,以及复杂的现代社会提出的挑战,而不得不付出努力。他们必须集中精力掌握学校所要求学习的大量知识,并努力找到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能够“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那么孩子就可以获得将来他在社会中信心满满地同别人一起工作的勤奋感。当勤奋感胜过自卑感,孩子就能获得“能力”这一品德。艾利克森对能力的解释是:不为儿童期自卑感所损害的,在完成任务中运用自如的聪明才智。
但如果这个阶段的困难使孩子产生一种失败感和不能胜任感,那么孩子就有可能会在追求学业成功和同伴交往中退缩,表现出较低的兴趣和取胜动机。
如果知道了这一点,很多父母就能明白,为什么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喜欢拖拉、没有学习动力,却极其喜欢玩游戏。就是因为在游戏过程中,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获得胜任感和满足感。而在学习中却正好相反。
所以在这个阶段,父母和孩子要做的,就是努力在学习中寻找自己能够成功地实现“勤奋”的领域,获得胜任感、减轻自卑感。不要误会的是,并不是要求孩子的学业绝对优秀,而是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内在感觉,即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就能发生改变的成功体验。
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过获得过勤奋带来的良好体验感,那么当他成年后,他也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获取成功,哪怕他知道自己不是天资最优秀的人。
5.12-20岁
埃里克森认为,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在努力发现他们自己独特的优点和缺点,以及慢慢清晰他们在未来生活中所能扮演的最好角色。
为了清晰自己究竟是谁,他们往往不得不摆脱父母的掌控和约束,更多地去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于是,这个阶段孩子和父母的对抗和冲突又一次加剧起来,被称为第二反抗期。
如果在这个混乱的阶段,青少年能够成功地完成“同一性”,也就是他们能够了解自己独特的能力,并相信这份能力,同时发展出准确的自我感、准备充分利用他们独特的优点。那么,他们就为未来的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
反之,在这个阶段没有形成稳定同一性的孩子,当他们成年之后,他们往往不太清晰自己究竟想做什么样的工作,也很难形成和维持长期的亲密关系。
如果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能够理解这一点,那么也就会更愿意放手、并信任和鼓励孩子。不会太介意孩子是否像以前那么听话,而是在意孩子是否更相信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特点有更清晰的觉知。
在任何一本《发展心理学》的书上,都能找到埃里克森生命成长阶段的理论,但是将它用在教育上的人却不多。所以期待更多的父母能够了解到这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