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宏观角度讲,必须肯定的是,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人类就没法进步了。当下我所见的年轻人,以去年《令人心动的offer》节目里那8位律所实习生为代表的,他们表现出来的见识学识能力活力都非常出色,我认为他们比20多岁时候的我强太多,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当然,我不怕他们把我拍在沙滩上,因为他们要拍的目标不是我这样的前浪。矮的前浪不是被后浪拍在沙滩上的,而是被卷进去的,只有更高的前浪,才能被后浪拍出壮美的浪花。
我身边同龄人里就有《后浪》里面的那样的。我初中班的女班长,后来保送省实验,当上省实验的学生会主席。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不仅奋斗成了“白骨精”,还不断挑战自己,骑自行车进藏、玩攀岩、玩击剑、玩潜水、玩水下曲棍球,非凡胆识,快意人生,惊艳不已。现在80后已经由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变成了主力军,曾经被形容成“垮掉的一代”的我们,表现并没有那么“垮”,相反,有很多都很优秀。时间和实践充分证明,优秀的后浪,是挡不住的。
人生而不同,如果相同的话,就不会有很多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了。有人优秀,有人平庸;有人乐观向上,有人悲观厌世;有人受挫折不抱怨,有人不顺心爱埋怨……一个人选择不了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但是却可以选择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任何时代,草根都可以逆袭,关键是草根有没有去想,有没有去做。我一好大哥的孩子,现在读大四,成长于普通家庭,大哥夫妻俩由于工作原因也不咋管他。这孩子从小就表现出超出同龄人的成熟。高考的时候就想要离家远点儿,结果如愿去了浙大。第一年寒假回来管父母借钱要去学画画,一个假期上午去学画,下午去打工。假期结束,画学成了,钱也还给了父母。第二年暑假回来又学驾驶。那年FAST望远镜建成了,他又利用假期去当志愿者。去年九月,大四的他被浙大交换到麻省理工学习。毕业的事嘛,他自己已经搞定,保研了。这孩子我很佩服,也很看好,我觉得他的浪头不能小。
作为我们,一个阶段的梦想实现了,还要再设定另外一个目标去奋斗,这样人生才会充实,才会丰富多彩。年轻,最大的优势就是时间。但是,这个时间也很容易被浪费。年轻人不仅要时常想想将来会成为什么样,更要时常想想为了将来那个样子,现在应该做些啥。我们可以把不同年龄段的自己看做独立个体,比如现在的我就想到所做的事对不对得起十年后的自己,而十年后的自己会不会像现在一样感谢十年前的自己。其实,从微观角度讲,现在的自己也是后浪,不断地看着过去的自己——前浪拍出的浪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