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学期一次的家访,我卯足劲,两天走了20家。对我而言,与其说家访是突击检查,还不如说是一次叙旧,如同见见好久不见的朋友的那种。平时校门口的匆匆会面,人来人往,说不了几句话;家长会现场,一对多的局面,每个人都想多说几句,还得排队。家访无疑成为一种很有安全感很专一的沟通方式。
家访第一天,选择了今年的插班生家庭。今年的插班生成绩不尽人意,这往往是常态。一个学期当是过渡期,正式融入了,接下来不会再让他们为所欲为。从不熟悉到熟悉,这是一个过程,总要走出去,靠近你一点点,就成为家校联盟了。
在不知道成绩的情况下,见到好几个孩子,莫名地特别想夸他。把能想得出来的夸夸词,都拿出来用了。其他学科老师的反馈,也全部从脑子里调出来夸一遍。好像冥冥中有一股力量,今天成绩出来了,有史以来最好。
一些有过一面之缘感觉沟通困难的妈妈,进到家里好好聊聊,似乎也没有那么难沟通了。原来发微信一直不回不是没有礼貌,而是换了微信号。家访时立马加上了,以后可以畅通无阻交流了。
平时总是被我留堂的小浩,自告奋勇陪同我一同家访,让我在漆黑的乡间小路上不至害怕。我们一起在一间走错的屋子面前,又是狂喊又是敲门,一顿操作后发现敲错门了,落荒而逃。小浩在听了我与家长的对话后,:“老师,我明白某某妈妈说的意思,他想表达有些同学像《海绵宝宝》动画片里的蟹老板,唯利是图……”我大吃一惊,阅读理解不怎么好的他,也有一番自己的见解呢。
家访中,好多家长也跟我反馈了平时微信沟通时建议尝试的家庭教育方法。非常欣喜一些设想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也起到一定效果。孩子的进步就是对家长最大的回报。
家访也有很多触动我心的瞬间。从我通知家访到正式进户,有些家长一直在家里等着不敢离开。孩子们会在路口焦急等待,看着我车来的时候,一路小跑把我领进家门。桌子上摆了果盘泡好茶,还有枸杞西洋参大补茶。一杯杯热茶,喝的我心头暖暖的。还有好多妈妈,要留我吃饭。小凯妈妈特地发微信给我,一定要路过他家一起吃晚饭。
六点多我饥肠辘辘访到小宇家的时候,小宇妈妈端出炖了一天的海参鸽子汤,我不客气地接受了这份爱心,真是雪中送炭。在小宇家,我最喜欢的是那面书墙。小宇妈妈不断从书墙上抽出书本,如数家珍:“这是我听咖啡馆的推荐买的书,这是张丹丹育儿经推的阶梯阅读书目,这本书是我买给自己的新年礼物……”小宇妈妈是我推荐了咖啡馆课程,毫不犹豫加入学习的妈妈。两年的认真学习,反复聆听,我感觉到了她的不一样。如同老朋友见面一样,她有滔滔不绝的想法和做法要跟我分享。我不是来家访的,我是来听家庭教育分享会的。我一边听着,一边在心里为他竖起无数个大拇指。临走时,我借走一本书,跟着我一起家访的女儿也借走了一本书。我可太爱那面书墙了。
家访,是一杯茶,是一碗汤,是一次改观,是一次全新发现……辛苦的家访,因着这些瞬间变得可爱了。家访,让我离你又近了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