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第305篇,字数1067,累计字数(377883)
朋友说起了几年前送别她外公的情形。那年外公接近九十了,但是老年病到最后的话住进了医院,全身插满了管子。朋友说她的舅舅执意说要救外公,想尽一切办法,找了好的医生给外公治病。外公就这样子一直拖着。家族里有一部分人还是支持外公回家,能在家里过完临终的日子,为此就形成了两派,各执一词,但是最后谁也拗不过他的儿子,而是让外公留在了医院里接受治疗。外公最后走之前的日子是非常折腾,也是非常孤独的,直到他最后一口气,医生宣判死刑的时候,外公回到家已经睁不开眼睛了。朋友讲起这件事情的时候眼泪汪汪,她说再也没有这样送别一个老人,让老人觉得那么的遗憾,让他遗憾的离开人世。
在这样的教训下今年她的外婆已经到了九十多岁的高龄,外婆在医院里住了没有多久,就跟自己的后代说自己想回家,最后家人满足了外婆的愿望。在她最后没有的日子的时候,没有让她躺在医院里,全身插满针针眼维持着最后的气息,而是让她留在的家里,所有的人轮着陪着她。老人似乎在自己的弥留之际,在向这个世界,向他所有的人做告别,而这一幕都是非常温馨的。外婆最后走得很安详,她觉得自己这一生似乎已经没有一点遗憾,安详的离开这个世界。这种场景跟上次与外公告别的场景是完全不一样了。大家谁也觉得没有遗憾,虽然在家里这段时间很长,每个人陪伴也是辛苦的,还要腾出很多的时间都要留在外婆身边,但是谁都觉得这最后的陪伴是幸福的。
到底什么是给老人临终的关怀,到底什么是能让老人最后离开的时候感到非常的安详而幸福。
美国南加州大学副教授穆尤睿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美国医生知道生命无可挽回后,选择的不是用最先进的手术来延长生命,而是将精力放在了享受最后的时光上。
他们会在脖子上挂一个“不要抢救”的小牌,有的甚至会把这句话文在身上,“身体被东开一刀西开一刀,然后插满各种各样的管子后,被挂在维持生命的机器上……这样‘被活着’,除了痛苦,毫无意义,还不如好好享受一下最后的时光。”
我身边的老人是癌症晚期患者,去医院接受治疗一段时间后,果断的回来了。这个时期住在医院只有无尽的孤独。除了医院特殊的气味,还有来来往往的病友,却让他越觉得这世界的陌生。他越觉得气数已尽,难以恢复力气,决定回家。当身边的亲人一个个来探望时,他一次次流泪。他说死也要死在家里,而不是一个人死在医院。
临终关怀与护理最核心的宗旨是:当一个人已经无法避免地走向死亡,任何治疗都无法阻止这一过程时,我们就应当避免不适当的过度治疗,把重心转向如何让他好好享受最后的时光。
而在中国,每个人对这种临终关怀的知识几乎是零。到底什么是临终关怀?那是生命至上,死亡也要尊重。
尼采说:“不尊重死亡的人,不懂得敬畏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