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从姥姥姥爷那吃完饭回家有点晚了,快要过了孩子看动画的时间。到小区,我说走快点。孩子说反正也看不了,就刻意走慢了。我说你自己都不努力,你说不能看那就是不能看。
回到家冲孩子嚷了几句(我一加班,情绪就容易失控),孩子躺在沙发上流眼泪,感觉很委屈。我知道她是很想看的,但是不知道她为什么不能走快些呢?
此时,我感觉自己有点过火了,就拿了餐巾纸给她,慢慢和她解释,伸手把她从沙发拉了起来,就算是和解了。看着孩子露出了往日的笑容,我才稍稍放心下来。
我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明白,努力去做一件事情就会有希望,如果你自己都不努力,就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可是孩子经常说:“反正也不行,那就我这样了。”我很怕孩子有这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那真是把自己完全否定了,消灭了种种可能性。
孩子的这种想法来源爸爸,太过武断,不给孩子适当的选择的机会,长此以往,就会加深孩子的这种思想观念。希望我可以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就一定没有成功的机会。有可能的事情就要认真去做,不到最后一刻,谁又能百分百料到后果呢?因此,父母要给孩子希望,让他们能探寻出更多的可能性,他们才会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