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使神差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成语,它出自于《碧桃花》。意思就是说一件事情的背后好像有鬼神在指使着一样,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这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可是真正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又有谁能想到他背后的真正原因呢?
神定的第一名
江西有个叫周力堂的学士,参加雍正元年(1723年)乡试。这科的试题是“学而优则仕”。周力堂的文章写得十分深奥,房考官张某读不懂他的文章,大怒,用红笔批注校改,然后放到不能录取的卷子堆里。
到了晚上,各房的考官都回去休息了,房考官张某忽然说起胡话来,还自己扇自己的耳光说:“这样好的文章,你却看不懂,还厚着脸皮做房考官!”自骂、自打不停。家人以为他中风,就急忙把各位房考官请来,翻检张某批的卷子,他们看了周力堂的文章,也都不很理解,于是说:“试着把此文卷送上去,怎么样?”大家都同意了。
主考官是礼部侍郎任兰枝,他看了这份卷子后,惊叹的说:“这真是奇文,所有考卷中,没有比它更好的,可以定为第一名。”当时,副主考官德公,看文看得倦了,趴在案上打瞌睡。任兰枝等他醒后,告诉他这份文卷的情况,德公问编号是什么?任兰枝说是“男字第三号。”德公说:“用不着看了,就确定为第一名吧。”任兰枝问他原因,他说:“我刚才睡得正熟,忽然见有金甲神来向我祝贺说:‘你的第三个儿子,中了第一名。’现在得男字第三号卷子,岂不是应验了吗?”说完,再看周力堂的考卷,也大加叹赏,于是定为第一名。
张榜公布后,大家问周力堂本次乡试房考官张某梦中呓语是怎么回事,周力堂什么也不知道。后来周力堂官至福建巡抚,南河总督。惠民很多,政绩良好。
这才是鬼使神差
雍正四年(1726年),江南乡试,当时聘为房考官的,都是近省进士出身的官员,个个少年英俊。有个叫张垒的,中进士年份很久了,他非常敬神,每天晚上,他必定焚香对天祷告说:“我张垒年纪大,学业荒疏,怕担当不起考官的事,若试卷中有好文章,或者他祖宗积有阴德的,恳求神明在暗中提醒我。”
各房考官都笑张垒痴傻,就纠结在一起戏弄他,他们折了一根细竹竿,等张垒在灯下阅卷,把一份不予取中的卷子放到旁边时,就把竹竿穿过窗纸,轻轻地挑他的帽子。这样挑了三次,张垒十分吃惊,以为是鬼神果然显灵了,就整顿好衣冠,向空中祭拜,又祷告说:“这张考卷文章确实不好,但神明提醒我,想来这个考生一定积有阴德。如果真是这样,求神明再像前面那样,指示我一次。”
那几个房考官们听了,心里更加暗笑,等他再次把这张卷子放在旁边时,又用竹竿挑他的帽子。这次,张垒不再看卷子,并把卷子一直捧到堂上,准备交上一级复审,但那两位主考官已经休息了。于是张垒去敲他们的房门,告诉他们:因为深夜神明提醒他,他才来找主考官审定。主考官沈近思读了这张卷子,说:“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完全可以取中,你何必借口神明指教呢?”那几个戏弄他的房考官们听见了,都闭口不敢再说什么。
等到张榜后,见这张卷子也被取中了,大家都喧闹起来,笑着告诉张垒说:“这是我们戏弄你的。”张垒正色说:“这不是我被各位戏弄,而是各位被鬼神戏弄了!” 大家听了,仔细想想,反倒觉得张垒讲得很有道理,原来这就是鬼使神差。
参考文献:
〔清〕袁枚:《子不语》卷14
阅读开智慧,分享积功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