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IF 31!Nature Immunology重磅:单细胞核RN

IF 31!Nature Immunology重磅:单细胞核RN

作者: 生物芯时空 | 来源:发表于2022-09-06 10:26 被阅读0次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一种不可治愈的原发性恶性脑癌,具有较高的基因组和细胞间异质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平均生存期短(14个月),患者间和肿瘤内异质性对GBM靶向和免疫治疗方法的成功开发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深入了解GBM细胞与其免疫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本文中,作者采用scRNA-seq技术研究了单细胞分辨率下小鼠GBMs的免疫和非免疫组成,并对起始和进展过程中的人群进行了纵向分析,为GBM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潜在的细胞和分子靶点。

    文章详情

    文章题目: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reveals evolution of immune landscape during glioblastoma progression

    中文题目:单细胞核RNA测序:揭示胶质母细胞瘤进展过程中的免疫景观演变

    发表时间:2022.05

    期刊名称:Nature Immunology

    影响因子:31.25

    实验平台:scRNA-seq、bulk RNA-seq、qPCR

    DOI:10.1038/s41590-022-01215-0

    研究内容

    1、scRNA-seq在GBM中识别肿瘤细胞、间质细胞和免疫细胞

    研究首先通过scRNA测序确定GBM中的细胞类型,包括非免疫细胞群(CD45-)以及免疫细胞群(CD45+),在CD45-细胞群中通过Johnson-Verhaak命名法标记了肿瘤细胞群(EGFR+);通过marker基因的表达量进一步对CD45-以及CD45+细胞群进行分层类聚,确定了Oligodendrocytes(Mog,Plp1),Microglia(P2ry12,Tmem119),Astrocytes(Aqp4)以及Perivascular macrophages(Cd163,Mrc1)等细胞类型。

      #  Fig.1 scRNA-seq鉴定GBM中CD45-和CD45+细胞群

    2、不同转录特性的EGFR+细胞定位

    为了确定5个转录不同的EGFR+肿瘤细胞簇分布的基础,研究者确定了EGFR+细胞的数量和面积,结果显示从随着时间的推移,多个EGFR+单细胞到小的独立簇到一个可观测量的进展,并且早期和晚期肿瘤中存在多个克隆。Monocle3拟时序分析结果发现,簇10产生了组成簇0、22和24的细胞,而簇5则为独立来源。并且集群0/10和5/24的EGFR信号传导模式是不同的,在0/10簇的细胞中Tgfα表达增加,而5/24簇细胞中Hbegf表达增加 (Tgfα和Hbegf是在癌症不同信号通路中发挥作用的EGFR配体)。在0/10和5簇的细胞中表达差异最大的基因分别是Pdgfra和Lgals1(GaL1),为了更好地定义这两个细胞群体EGFR下游的信号差异,研究者进一步进行了bulk RNAseqGO富集分析以及Reactome,结果显示在PDGFRA+细胞群中,上调的基因涉及少突胶质细胞的分化,并且EGFR+PDGFRA+细胞中的神经元系统、突触功能和突触处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明显增强。

    #  Fig.2 GBMs由转录特性不同的EGFR+癌细胞群体组成的

    3、GBMs含有一个增殖的小胶质细胞种群--显示出促炎特性

    小胶质细胞簇19的G2M和S期细胞周期基因表达水平较高。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BM进展期间GBM小鼠EdU+小胶质细胞在GBM组织中特异性增殖。EdU+GBM小胶质细胞含有与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相关的上调基因,EdU-小胶质细胞表达与炎症反应、细胞因子反应等有关的基因。在GBM中,循环小胶质细胞与非循环小胶质细胞的转录组具有差异,后者与促炎极化有关,并且GBM会刺激远处小胶质细胞。拟时序分析发现簇2由簇4分化的观点,进一步分析两簇差异基因,发现簇4是更活跃的小胶质细胞吞噬群。综上所述,在GBM肿瘤微环境(TME)存在一个小胶质细胞亚群通过增强促炎反应对肿瘤做出应答

    #  Fig.3 EGFR GBMs中存在增殖的小胶质细胞

    4、大多数GBM细胞因子来源于瘤内免疫细胞

    通过RTqPCR分析小鼠GBMs CD45+CD45-32种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显示大部分细胞因子在CD45+细胞中表达同时发现大多数检查点转录本也在CD45+细胞群中表达,具体主要在T细胞和髓系细胞中表达。总之,这些结果表明,检查点受体除了存在于T细胞外,还存在于先天免疫细胞;大多数瘤内细胞因子表达更多来自CD45+细胞,较少来自癌细胞。

    # Fig.4细胞因子、检查点受体及其配体主要在瘤内CD45+免疫细胞中表达

    5、肿瘤进展过程中GBM TME的纵向演变

    通过RNAseq显示,EGFR+细胞在早期和晚期GBMs中显著增加。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类型,结果发现早期小胶质细胞占比高,而晚期巨噬细胞浸润增加;随着时间推移,GBMA中对侧脑组织中巨噬、淋巴、单核和NK细胞明显减少。细胞拟时序分析显示,簇9来源于簇12,并且仅出现在GBM中。簇12富含少突胶质细胞髓鞘化和分化发育相关基因,簇9优先表达有氧呼吸功能基因,表明新衍生的少突胶质细胞能量需求发生变化。

    # Fig.5免疫细胞浸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6、在GBM进展过程中先天免疫的变化

    与正常大脑相比,早期GBM中小胶质细胞簇2中促炎生物标志物以及中性粒细胞趋化及吞噬作用的表达,表明早期GBM激活小胶质细胞的促炎反应。随着时间推移进展,BAM(13)获得了中性粒细胞趋化、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失去促炎极化。

    # Fig.6 随时间推移,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失去促炎极化

    7、TMZ调节PMN-MDSCs、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延长生存期

    高剂量的TMZ可能会通过增加小胶质细胞以及减少PMN-MDSCs和巨噬细胞的抑制群体,促进一种促炎表型,然而这并不足以诱导肿瘤清除,这表明缺乏适应性反应和耐药性机制的发展。

    # Fig.7 TMZ改变GBM免疫微环境,延长生存期

    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scRNA-seq流式细胞术对基因工程小鼠正常大脑和GBM两个发展时期的样本进行分析,揭示了整个肿瘤过程中免疫细胞组成的大规模、全面的纵向变化。随着GBM发展,发现GBM中存在一个高度增殖的小胶质细胞群体,并且大部分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免疫细胞中表达,很少来自EGFR+癌细胞;在晚期的肿瘤中发现了抗炎的巨噬细胞和致癌原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这种演变与血脑屏障的破坏和表皮生长因子GBM+细胞的广泛增长相一致。IR/TMZ治疗能够通过促进效应CD8T细胞功能,提高生存期。研究结果为GBM进展过程中免疫和非免疫细胞动态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的视角,也为疾病的治疗指明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Yeo, Alan T et al.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reveals evolution of immune landscape during glioblastoma progression.”Nature immunology vol. 23,6 (2022): 971-984. doi:10.1038/s41590-022-01215-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IF 31!Nature Immunology重磅:单细胞核RN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ri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