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岁的时候,我和几个朋友在国图电影院的书店闲逛,无意中翻到一本题为《人性的得失与智慧》的哲学类图书。这本书有三页序言,但这短短的三页让我突然有醍醐灌顶、大彻大悟的感觉,也从此认识了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
叔本华,著名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主义的开创者。其最著名的哲学思想之一,就是钟摆理论。
人生就像是在痛苦和倦怠无聊之间摆动的钟摆。当欲望得不到满足,痛苦便随之而来;欲望得到满足,在短暂的快乐之后便迎来倦怠无聊。倦怠无聊和痛苦同样地令人难以忍受。
Life swings like a pendulum backward and forward between pain and boredom.
我想给这个理论再加上一个注脚:快乐,就是从钟摆的一头摆到另一头的那个“瞬间”。这个“瞬间”,也许是几分钟、几小时、几天、几个月或者几年。但快乐终究是一个会消逝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
回顾人生的种种经历,无一不验证着叔本华的钟摆理论。小孩子,最快乐的时候是刚刚拿到一个新玩具;上中学,最快乐的时候是看到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谈恋爱,最快乐的时候是在即将确立恋人关系前的那段暧昧;找工作,最快乐的时候是收到梦寐以求的公司 offer 通知。但是这份快乐的感觉很快就会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不过如此,也就这样”的感叹。也许你会问,这是因为人太贪心了吗?
钟摆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不贪心”并不能给人带来幸福感。无欲则无聊,无聊则痛苦。快乐的源泉,不在于你拥有什么或者不想拥有什么,而在于你能不能让钟摆摆动起来。
怎么让钟摆动起来?我没有好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