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7就要过去了,正如我之前为自己占卜的一样,今年适合学习和沉淀。
没有一个健康的肉体,拿什么容器来装我们有趣的灵魂呢?自2016年年底开始,我就养成了一个微习惯,每天都要锻炼一下,7到30分钟,视情况而定。这个习惯到2017年已经变得牢固无比了。一天不动,就觉得少了点什么。而对于肉体的“积木”——食物,我也开始“挑剔”。糖油大鱼大肉,nonono。1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睡眠,一个人不吃东西仍然可以维持生命长达几十天,而不睡觉,恐怕一周精神就要崩溃了。我之前 因为各种原因,睡觉时间很晚,有时候还常常通宵。从今年三四月份开始,我就渐渐开始用早起倒逼早睡,而有时候不能维持早睡习惯,我也会用午觉来补偿。以上三个习惯都是通过在自控力school的训练营慢慢培养的。可以说遇上了这些耐心又专业的老师,帮助我节省了很多时间也避免了很多弯路。
知识,我今年疯狂得爱上了看书。(好吧这也是早睡习惯没有完全成形的一部分原因)其中一大部分是占星书,占星书是值得反复看的,几年后的阅读体验和第一次阅读时,可能会让你觉得之前自己看了一本假书。比如,刚学占星时只是急匆匆看位置解释,而对整个星性的描述毫不留情地翻过,真是舍本求末。现在我从位置中看得到能量的流动,几个人在一个房间都能产生一个“能量场”呢。不信,再多一个朋友进来,这个场立即就不一样了。而那些很早很早就存在的行星,在天空中默默地朝地球发射着光芒,它们的场绝对不该被忽视。重看加上新买的一部分书籍,让我整年的读书计划排得满满的。何况还有心理方面的书和育儿知识。一部分灵修的书带给了我巨大的冲击,还有动力,我有动力去向内探索,向早就铭印在我体内行星图案去发掘能量。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察觉自己的行为模式,再来看人生,每一天就真的不一样了。而育儿心理和占星,这几个看起来不是很相关的领域,其实殊途同归,在育儿的过程中治愈自己内心的小孩,在看心理书籍的时候,结合命盘行星来体验,那简直是事倍功半。
而身心灵的最后一环,灵修,光靠知识的填充是无法让个体的意识得到提升的。于是我今年还参加了很多线上线下的学习课程和工作坊。一个人的内部伤痕是无法从内部疗愈的。我们来到这个地球,是注定要彼此影响 彼此发生连接 发生互动的。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觉察,如何清明的察觉自己呢?冥想,是个很好的入门方法,同时又能带来很大改变。从我对冥想的将信将疑,到慢慢把冥想当作吃饭喝水一样的日常;从一开始冥想时杂念四起,自己还烦躁地自责,到冥想时我慢慢能感觉到自己的脉轮在和谐的转动;从经常忘记打卡,到冥想时能连接到能量更大的存在,冥想为我的灵修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地基。而工作坊是一个清理自己的好机会,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当场的清理分享修复整合,还有学员之间的共振。
一边输入知识获得能量,锻炼身体,增强体魄,一边沉淀,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接纳。2017的成长之旅我走得非常满意。谢谢自己,有勇气去改变去觉察去学习,去踏上这样一条必定是充满荆棘与臣服,痛苦与快乐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