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内向,我完了?
我身边的朋友一般是这么评价我的:初次见面对她印象非常好,温和友善,乐于助人,想必不消五天就可以和她打成一片,而结果让我备受苦闷,她的心理防线太高,我发现走到一半就走不进去了。
我的朋友也许并不知道,我比她们更苦闷。曾经的我对自己的孤僻敏感和内向感到无比自卑和厌恶,我不善交际,不会说话,甚至会恐惧见陌生人,除了讷讷地微笑,我拿不出其他可以让我感到更舒心的社交技巧。
你所看到的我在微笑,只不过是在强迫自己看上去和善一点,友好一点,我只是不想别人觉得我是个异类。
但其实我一点都不喜欢这样。
猫群里曾讨论过一个话题:在别人对你提出质疑时,你选择是迎合别人,还是坚持做自己?
我当时的发言很极端:人生这么短,我当然要为自己活着。
我甚至会在心里产生更极端的想法:只要我不触犯法律和伦理道德,那么我的事,谁都没有资格来指指点点!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你缺乏什么,才会去强调什么。
是的,正因为我做不到坚持做自己,而又渴望可以真正做自己,才会一再强调自己要怎么怎么做。殊不知,我据理力争的样子,就像立牌坊强调自己清白的婊子一样。
2、做自己,有多难?
从小到大,我们似乎都在循着别人设计好的轨迹生活。耳边充斥着最多的似乎就是:你应该怎么样,你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你想怎么做,你喜欢怎么做。
对啊,从没有人问我:你喜欢做什么,你想做什么?
从小我就是一直在被迫着做别人希望我做的事。从被母亲逼着抡起锄头去干活,到被她呵斥见到客人没有礼貌,再到被骂学习不好考不上好学校;从老师在家庭报告书中点评:不够活泼、不积极发言,到同学评价太矜持、放不开,再到朋友说你这样子过大学四年就废了。
我曾非常努力地去做他们希望我成为的人。客人来了,我腆着脸,支吾了半天不知道应该叫什么,最后落荒而逃;老师在台上提问,我忐忑了一节课也没敢举手,积极发言没做到,反而课都没听进去;硬着头皮去社交,往往鸡同鸭讲、相对无言、不了了之。
我一度怀疑,我这样的人这一生是不是就废了,自卑、胆小、怯懦、不会说话、情商不高。看看身边的人,她们自信、活泼、朝气磅礴,在路上随便遇到一个人都可以侃侃而谈,而我,却是巴不得见到人都绕道走,整天都活在焦虑和担惊受怕中。
既想做她们那样的人,又没有勇气和能力去做她们那样的人。
这样日子的过了很久,我在焦虑中,又开始担心这样下去心理会闷出问题,在逃避中通过阅读一些书籍,尤其是关于心理学的书籍,慢慢摸索,我终于开始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眼前的困境。
午夜梦回中,我这么反问自己:你为什么一定要去做别人希望你做的事?你就是个内向的人,你为什么非得让自己变得外向?
你不喜欢社交,不喜欢热闹,那就不要勉强自己,与其和一堆人天南地北地聊男人女人吃喝玩乐,不如约上一两个朋友出去逛逛书店、喝喝咖啡,或者一个人在家看看书喝喝茶,过自己舒适的小日子,与你不相关的热闹,你何必去凑?
3、不要自卑,内向并不是缺点
著名哲学家,学者,作家周国平就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他曾这么说过: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也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由于口拙,与同龄人相比,他很迟才交到女朋友。他的自传《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中他的妻子苏珊这样描述:除了生意和股票,她发现她的丈夫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对自己充满怀疑。
你看,内向不是错,自卑也不必惊慌,这个世界并不是以外向的人为尊的,内向的人也可以拥有一片天。
周国平不善交际,不妨碍他成为一代学者,巴菲特不自信,不妨碍他成为股神。但是前提是你要去做自己,知道自己要走什么路,而不是人云亦云,把自己折腾得像个邯郸学步的疯子,到头来,成为不了别人,反而忘了自己。
亲爱的姑娘,去做自己,莫羡他人,你都没有发现,你努力寻找自己,做自己的样子真的很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