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好一座浮岛

好一座浮岛

作者: 雁渡寒潭_一片冰心 | 来源:发表于2017-09-26 09:30 被阅读0次

不记得在哪本书上看到,说简贞的文字刚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就被很多人看好,就犹如星探发现了一颗未来的影视明星一般,受到诸人追捧。受好奇心的驱动,偶然间遇到简贞所书《好一座浮岛》,未曾有片刻犹豫买了下来,准备一睹为快。

用简贞自己和他人的话来讲,这本书是简贞的转型之作,写作风格进入“黑色麻衣时代”,出版商形容简贞的文字风格“摇曳恣纵,视野宽广,观察入微,思维敏锐深刻,发人深省”。我很好奇这一番如此之高的评价从何而出。

整部书读完,整体上来讲,我未免有些失望。文章所涉及的内容无可指摘,皆是针对社会时弊而作,对社会疾疮的揭露也蛮深刻。可我总觉得还差那么一点点,就那一点点的距离,使得我决定日后不再看简贞的作品,至少在一段时间之内是不会看的。

作家写作风格的转型,其实是很痛苦的事,搞不好就把自己的招牌砸了。在国内我只看过安妮宝贝前后期的作品,《得未曾有》是她的转型之作,我觉得写的蛮好。简贞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则是力度不够,文字有些地方要么显得温柔了些,而有些地方则是嘶喊,厚度、力度则差了一些。

或许是我对散文、杂文这类的文字欣赏要求比较高吧。我总觉得,一个人写作,第一不要做无病呻吟之语,第二文字要干脆简练,第三在思想表现上要有厚度和力度。这三点简贞似乎都没能如我所愿。我所喜欢的散文、杂文要么如鲁迅先生般刀刀见血,要么如子恺先生于平淡中蕴含大慈悲,要么像沈从文先生那样文字细腻到让你觉得“齁”,这些风格都足以吸引人。如果只是堆砌文字,那就失去了欣赏的趣味了。

台湾和大陆相比较,还是颇盛产女作家的。这中间的代表人物甚多,八十年代的三毛在大陆拥有众多的粉丝(不过我也奇怪,为何三毛的书我一本都没看过),九十年代席慕蓉的诗歌和散文则是大学生的最爱,一直到了现在出了个简贞。

在台湾诸多的女作家之中,我还是更偏爱林文月一些。我觉得林文月的文字有大家风范,风格和民国时代的老先生们有些类似,平淡、朴实、没有废话,于简单的文字中蕴含着至情至真。或许每个人喜欢的文字风格不同吧,我更倾向于喜欢简朴的文风,废话连篇的东西根本不值一读。

有人喜欢汪曾祺的散文,说清新、自然,而我觉得这种清新、自然带着一股子露才扬己的成分。况且我觉得汪老头的人品总是有点问题,所以写出来的文字就称不上是“士”者的文章了。

说了这么多的废话,其实最后想说的是,一个作者,生活的阅历和思维的深度决定了写作的厚度和力度。《好一座浮岛》对我而言是一本看过之后不会再看第二遍的书,如果有人再向我推荐简贞的书,请他走远一点。

相关文章

  • 好一座浮岛

    不记得在哪本书上看到,说简贞的文字刚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就被很多人看好,就犹如星探发现了一颗未来的影视明星一般,受到...

  • 一座浮岛

    从开始的开始开始。 站在山的这一端,听到有滂湃的声响,自那端,穿过林涛,御风而来。 风过时花会开,星星点点的缀满山...

  • 好似一座浮岛

    旅行札记:好似一座浮岛 连日追车赶路,难免劳顿。 支起眼皮,露出多时未见天日的眸子,强光从车窗折射进来,不免有些酸...

  • 浮生何妨吟啸——《好一座浮岛》

    简桢原名简敏媜,出生于台湾宜兰,世代务农。乡村的田野间常常能看见她纤小的身影,与父母嬉笑为伴的日子成为她心...

  • 小Z的秘密花园

    最近书单: 《乌合之众》 《瓦尔登湖》 《好一座浮岛》 开始嫌弃那个咋咋呼呼老喜欢说话与人交流的自己。写下...

  • 一座中心浮岛

    《一座中心浮岛》 一座浮岛在水中央 鹧鸪幽啼 莲枝蔓溢 微风时时呓语 湖面荡起阵阵涟漪 掌舵人要将小船驶往何方? ...

  • 《浮岛》

    用词新颖,比喻丰富。 粗略的看完了,确实写得很现实,贴近生活,比玛丽苏的电视剧好,但有一些我也不能明白,或许是...

  • 浮岛

    在眼中置下夏天 我在夏始 你住夏未 香樟树把整个夏天串联 烈焰如我 绿波如你 我曾一丝不挂 你曾把话桑麻

  • 浮岛

    风吹乱雨点 飘然散开时 波浪骤起 淹没孤独岸边 微雨纤柔 似无根花朵 迷离低语间 波纹蔓延

  • 浮岛

    时不时会拜读一下渡边淳一的作品。他对男女关系的描述十分细致入微,让人可以在书里找到共鸣。这次看了他在上世纪末写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一座浮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aj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