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觉得:干什么事都不能太细致、太较真,否则两个字:头疼。
同事说我说的有道理,不知道为什么,教室里整天都脏兮兮的,明明每天两次的打扫都很到位,可就是看到很脏。第一个是几乎到处可见小纸条、包装袋,第二个就是你必须具体叫某个人捡拾起来,否则是谁也听不到。
说实话,我也曾经为这件事头疼了很久,想了不少的办法,不见成效。特别是孩子们已经到了六年级,很多习惯养成已经根深蒂固了,你跟他较真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他不会说你说得对,相反会认为你在针对他。有些孩子会把你的话当做耳旁风,甚至会故意和你唱反调。
比如说,针对学生包装袋乱扔的问题,我的做法是禁止零食进校园、进班级,有学生就明确提出抗议:学校没有一个班不让带零食进来。就算你给他讲很多的道理,他就是占着这一条不执行,还说你老古董,自己吃不了也不让别人吃,真能生生气死个人。
怎么办?
第一,与家长达成共识,吃零食确实影响孩子的身体。但是,每个人都爱美食,所以,吃可以,固定一个时间带零食一起来分享,其他时间就一概说“No”,家长在家也逐步减少零食的供应。
第二,最好能达成全校大作战,禁止零食进校园。这个效果是最好的,大环境都不允许,周围缺少了诱惑,孩子们自然能静下心来,不那么想念它们。
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减少对他们的依赖。
针对小纸片到处飞,我只做了一件事,让学生定期整理自己的课桌。这个没有谁不做,大家都在做,动动手也没什么,何况还有扔纸条的快乐。书本整理好,不用的作业本、纸……可以回收利用的就专门扔在一个纸箱里,想怎样扔就怎样扔,释放孩子们的压力,有些孩子还挺喜欢的。整理时间逐渐拉长,孩子们也逐渐养成了习惯。课桌整理干净了,教室地面就干净多了。
最后,各人包保自己的一块责任田,出现问题就负责班级这整块责任田的清洁。这时,你再说“哪个位置又有纸?”那个低头看的速度,快的你都想象不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