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演讲,一个朋友分享了如何平衡女生之间的矛盾。而我正好也遇到了这样的课题,于是记录一下。不过,她是很好的平衡了,而我是决定放弃。
有一个小群,是几年前爬山认识的三个女生。本来就是完全不同的人,如何混到一起呢。大概是a咨询我日本高中的情况,我让日本的朋友帮忙查了一下。然后a带着她的朋友b,我带着我的朋友c、就开始约了多次起一起吃饭,氛围还比较轻松,又约了一起出去旅行了几次。建立了初步的友谊。其实玩的还比较愉快。
后来基本不去爬山了,大概是觉得共同话题也少了,这个群其实很少约一起。前两年b家里出来些变故,去了外地。她一直坚强面对,让我对她印象改观不少。群里活动也就能参加就参加了。
b去了外地工作,三人相约一起去外地看b,c定了一个时间,正好是广州马拉松的时间,我在群里问,能否后延一周?a站出来说,她家娃再往后拖就不能用婴儿票了,所以不行。疫情原因,2020年机票其实并不贵,所以对这个理由有点无语,但想想还是说,那我就不去了。
最近b回了广东老家,群里又开始讨论一起聚一下。a提议一起拍闺蜜皂片,也热心的打听好了价格699/人。我其实对拍照并不感兴趣,觉得这些钱不如大家一起去玩一次。a 直接问我是不是不去拍照,我说是。然后她就直接预约了她们三人去拍照。b去外地收入并不高,甚至说比较低;c刚刚买了房子也属于经济紧张阶段。而我完全对拍照不感兴趣。当然699的价格也并不高,并没有到影响生活的程度。但看到群里这样的留言,我还是比较生气。仔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我生气的原因应该是组织活动完全没有顾及我的感受让我觉得没被尊重吧。跟朋友c聊了聊这个事,她说我把这事看得太重了,a和b在我心里的位置没有那么重。想想好像也是。
既然连陌生人一样的彼此尊重都做不到,那么这个塑料花的友情似乎也没必要表面维持。有点想直接退群,后来觉得没必要撕的那么难看,表面的塑料还是要维持的。于是决定到时直接买个礼物,让c帮我带个b,以后这个群,就不再去碰了。
大家的价值观其实都不太一样,散开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