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结束的时候,朋友圈微博各路好友都开始回顾总结自己这一年做的事情和2019的各种计划。
然而我自己没什么值得总结的,该看的书没有看完,想去的地方总会被各种突如其来的安排打乱了计划,该考的证也因为自己没有好好努力而未能拿下。然而一月份麻木地准备期末考之后就迎来了我的寒假。
二月份,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今年大二的我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毕业之后的路该怎么走了,工作or考研?
首先,我的想法是:当考研成为一种趋势的时候,就是学历已经成了考察一个毕业生是不是一个企业需要的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了,越来越多的开始准备考研,把重心放到考研这件事情上。我的专业是电子商务,这是一个比较注重动手能力的专业,我们的课程大多数都跟计算机打交道。
所以我想的是扎实专业基础,把该学的东西学精,考研先不考虑。
其次,我是一个特别容易放弃的人,三分钟热度。坚持对我来说很难,所以我需要一个长久的动力。我的动力来源是我正在读高一的妹妹,她寒假自己要求去上的补习班。我真的被她打动了,初中的时候成绩处于中游的她在高中因为有了目标和动力,开始主动去学习。所以我作为姐姐也不能落后啊。
我开始列出我的一些计划:


然后就是今年要考的证:
教师资格证、计算机二级、驾驶证、CET6
然后把考这些证需要做的准备都细化到每个小目标:
比如今天的小目标是

像这样每天的目标就很明确了,也不会感到迷茫,学习的动力就更强了。
大学生活真的转瞬即逝。大一的时候没有清晰的目标和对自己的定位,到现在阅读水平没有提升,学习成绩也很一般,也不愿意多去参加活动等等这些不利条件已经占去了大学生涯的1/4时间,我也喜欢通过为自己树立目标的这种方式让自己走出舒适区和多一些事情可以做。
以上都是我的个人观点,希望大家都能找到目标,然后我们一起加油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