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的小时候最多的画面,就是夜空,变换着盈缺的月亮,闪烁的星星,没有什么人连我自己也不在画面中。这应该也是时至今日我只要晚上在室外,都必然抬头的原因。
我确信那不是将一个深刻的晚上印在记忆,是无数数不清的晚上相似的夜空。那些仰头的时间,别人都在哪做什么,为什么会允许我大晚上的不在屋里,外面对着天发呆那么久,我全然不知道,只知道自己常一个人在院子里,记得那满空的星星,记得只有我在的安静的院子。
大概每个喜欢星星的心都虚构了慰藉,装着对永恒的渴望,天真假设灵魂的归处。仿佛传说里每颗星星所代表的每个逝去归回天上的灵魂就都变成温暖善良的了,在想像里统一长成慈祥老人的模样,怀抱每一个感觉冷的孩子。
年幼真好,每颗孩子的心中都有童话,童话里的人都有美善的心肠。
我也记得小时候家里很多年习惯不拉窗帘,在炕上躺着没睡的时候,手肘支着炕沿可以看到窗户上的月亮,当月亮走到窗棂被挡到时我就歪歪头,为看到月的整张脸,等它要是走到房檐边或窗角快看不到了,我就把身体探出被窝一点,再一点。
也许月亮最大的作用不是光明,而是寄托。
小时候能想着有一天会回到遥远的星星的世界,却从没预料会多年徘徊大城市的边缘,每晚有陌生的灯火或远或近,但始终不如星星那么给人安慰,有希望,似陪伴般存在,也许这就是人间和天上的区别。夜空的光明不再被珍惜,也不再有那种哪怕哭过绝望过也一见星月顿生的宁静了。人间不在月圆的晚上煞风景的争吵就不错了。
偶尔得见城市寥寥的星星时,还是会想起小时候最喜欢的那首歌,一部催人泪下的台湾剧的同名主题曲,脱口唱出“昨夜多少伤心的泪涌上心头,只有星星知道我的心。今夜多少失落的梦埋在心底,只有星星牵挂我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