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听到有人说某本书对自己人生产生重要影响。假如我的生命里也有这么一本书,那肯定是《红楼梦》了。我这半生中唯一 一本看过4遍的书就是《红楼梦》。老家那套旧旧的红楼梦是什么版本 ,我也没记住,让我沾沾喜喜的是我有一套《红楼梦》的小人书,一整套。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我不是什么正经读书的人。
高中之前读过些什么书,我几乎没有什么深刻印象。零星的记着小时候读过一本叫《少年文艺》的杂志,有一搭没一搭的翻过家里的《三国演义》和《金陵春梦》,但也都没有什么具体的印象。从儿童到少年这个阶段,我倒是看过很多小人书,有电影的那种,也有那种漫画那种。印象比较深刻的,也是我乐此不疲的一项娱乐活动是用彩笔把小人书里的人物涂上颜色, 记得涂的最满意的一本小人书叫《杨门女将》,自己感觉涂抹的衣袂飘飘,甚是欢喜。
我所谓看书体验应该是从高中开始。第一个打动我的作家叫琼瑶。读高一的一个晚自习课间,表哥跑过来递给我一本书,名曰《聚散两依依》,当晚没睡觉一口气读完,感觉故事真是美且动人。那是我记忆里第一次捧着书如饥似渴的通读。之后在伯父家看到了金庸的武侠小说,从此,开启了我高中阶段爱情+武侠的“阅读模式”。
我常常自豪的说琼瑶的40多本小说都看过,金庸,古龙的小说也几乎都看过。后来还有岑凯伦,三毛,席慕容,梁羽生,汪国真等,但都没能摆脱“港台+爱情+武打”的范畴。伯父为此曾专门给我妈写信说:“这孩子酷爱看武侠小说,长此下去定会影响高考成绩。”可伯父哪里知道,我看的武侠小说多是他儿子从他老人家书柜里偷出来的。
到了大学,开始读一些杂书,数量说不清楚,质量也参差不齐,最后有印象的并不多。那天,我和弟弟一起吃饭,我说:我们读的书太少了,他长叹一声说是啊!用今天视角看那时候的自己,基本算不上在读书。大学期间唯一可以拿来吹嘘和炫耀的就是读了四遍《红楼梦》,那段读红楼的日子里,隐隐约约有了些不一样的读书感觉。
大学毕业那年,表哥推荐给我一份报纸,叫《南方周末》,这是陪伴我至今的一份报纸。其实,对我产生深刻影响的不是一本书,一个作家,而是这份叫《南方周末》的报纸。它算是我的启蒙读物,它让我把阅读的目光从虚无缥缈的“爱情+武侠”世界,转向了身边这个叫“社会”的真实世界。为此,我也一直认为表哥是对我生命产生过深刻影响的人,他改变了我看世界的视角。
后来表哥又送了我一本叫书《我的精神家园》,那本书的作者叫王小波。当时,我忙着自己那点所谓的前途和事业,顺手翻了一下,没看进去,就搁在一边。几年后的某个午后,我顺手从书架上拿出这本书,竟然是一口气读完,相见恨晚。那时,我已离开了原来熟悉的一切,开始了独自在路上新征程。
30岁之后,渐渐开始算读了几本书,喜欢上一些作家的作品,比如龙应台、梁文道,蒋勋、刘瑜和近期才看的冯唐 、吴晓波、张宏杰。也渐渐知道了几个外国的作家,翻着看了看他们的作品,比如村上春树和他的《挪威的森林》,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奥威尔的《1984》,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勒庞的《乌合之众》等。最近刚买了《光荣与梦想》4卷,据说这是经典,还没开始看。
我不是个读书人,也不以读书卖文为职业。很多时候,读书是为了打发时间,因为我不喜欢在饭局和牌局上消耗时间,身边能谈得来朋友也不多,工作之余随手翻翻书,算是一种休息的方式。所以读书没有目标和什么方法。因此,也最怕别人夸我爱学习爱读书,更怕给别人推荐书。因为一是看的书实在太少,二是阅读的书真的很难推荐,个人需求差异很大。我以为爱上读书的人,慢慢都会摸索出一条自己选择书的套路。目前我还没套路。
35岁以后读的一些书,常心有戚戚,有相见恨晚之感。有时候我会想,如果一个人在高中、大学时候多读些这样的书,多和读过这样的书的人交流一下,该是怎样的一种幸运。不过人生哪里能预设呢?就如我活着一样,也不过是脚踩西瓜皮活到哪里算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