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道德经》

羊城的黄昏总是来的有点早,窗外冬日的风景老让我有种错觉像是在故乡的盛夏。见母亲从卧室移步到厨房,我赶紧从沙发上跳起来跟了进去。好不容易母女相聚,我怎能让七十二岁的母亲下厨呢。
“妈,我来和面,咱们吃揪面片。”刚巧昨天和母亲去菜市场时买回来几斤干面粉。母亲笑的脸上乐开了花,说已经很久不和面了,一是灶台高,二来感觉手臂越来越没力气了。
是啊!母亲的健康状况远比她在视频中对我们轻描淡写的诉说要差的多。每天清晨五点多起床,叫侄女上学,收拾屋子,做早点,买菜,做饭,忙到晚上,腿疼的再也不想迈一步,总看见她为上楼梯而发愁。弟弟为一大家人的生计奔波,弟媳刚生了小侄子。

我迅速和好了面,从冰箱拿出前一天和母亲买来的菜和肉,那些菜都是母亲往返在小贩们和超市之间精挑细选的,也是最物美价廉的。可没办法,洗过水的菜,尽管放置在冰箱里,但过夜后还是有了坏叶子,母亲便摘菜便不停的埋怨那些不良商贩们。家中增加我和爱人,七八人的晚餐,揪面是主角,当然还要炒几个菜,荤素搭配。从我进门那天起,我就接替母亲升级成管家婆,但因为弟媳妇是南方人,侄女在南方长大,怕做出的饭菜太北方化了,要母亲当军师还是必须的。
小炒青菜,凉拌三丝,猪肉白菜炖粉条,外加一道母亲给弟媳妇做的水煮鱼,三菜一汤,呵,好像都是我们北方人爱吃的呀!
西红市和绿菠菜下锅用油炒一下,倒出锅,锅内加水,水开后将切好白萝卜入锅,再切点豆腐片,当锅起水花便和母亲揪面片。母亲说这一俩年自己已经不和面了,而弟弟最馋老家的拉面了。小时候弟弟每顿饭要吃三大碗拉面呢?那时候没有象样的菜,拌点辣椒面吃起来就是香,我们常常开玩笑说他是三碗不过岗的打火英雄呢。
说话间,一大锅飘香的面片出锅,母亲不知在客厅和厨房往返多少次,念叨弟弟是不是又堵车了,这个时候早该到家了呢?菜端上桌,母亲便开始盛饭,门外传来关车门的声音,随即弟弟的说话声已从客厅传来。“哇,揪面,”弟在厨房门口了探了一下,便上楼去看宝贝侄子,顺便叫俩个侄女下楼吃饭。
“几碗饭了,”母亲问我,“八碗,刚好呢。”我惊喜的告诉母亲,其实我发现每个人也就一碗饭的量,再吃点菜刚刚好。

“好久没做揪面了,你弟弟有时候吃俩碗呢?”母亲看着锅底的那点面汤,匆匆的跑进她睡的卧室,拿来一大把绿色的干面。我知道那是她前天告诉我说弟怕她血糖高,在网上买的蔬菜面,记得前天还说吃太多了,不太喜欢吃,而且马上要过保质期了。说话间母亲已在锅里面加了水,开始煮面。她一次次神色紧张的跑出去朝楼梯口张望,所幸弟大概还在哄侄子。母亲待那面条煮熟了,盛了满满一碗,匆匆躲到厨房外面的小蹬子上迅速开始吃起来,做贼样的让人心疼,我几次气的抢她的碗要自己吃都被她恨恨拒绝了。
“妈,开饭了,”弟在餐厅高声的叫,母亲迅速起身到客厅,又躲到客厅的沙发上不肯来餐桌就座,“你们赶紧吃吧!我马上吃完了去楼上看孩子。”坐在餐桌旁的我突然为母亲扮演的这一幕有可能被发现的剧幕而担心,弟果然意识到了什么,走过去,他看到了母亲碗里不一样的饭,脸瞬间变得很难看,却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多出来的那一碗揪面放在桌子上,谁也不曾吃。母亲是个好演员,屋子里其他人是不会发现,弟弟是个好儿子,他最能理解自己的母亲。因为这样的情景剧母亲似乎每天都在演,从来没有过结尾……
第二天早晨,那碗揪面理所当然又进了母亲的肚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