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头转向且灰头土脸的一天。
从早上到下午放学,上了六节课,课间一直在处理学生打架事件和解决矛盾纠纷。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乌鸦嘴,昨天上午课上还表扬他们一把,说近期各方面表现不错,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状态,结果下午就接到违纪通知,被响亮打脸了,郁闷啊!
对于俩冲动控制”障碍”、屡教不改的男生,真是恨铁不成钢,决定惩罚他们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一怒之下题目冲口而出,就叫”如何更好地进化为一个高等动物!”;而俩女生因为所谓友谊纠葛情绪失控大打出手,除了批评教育,还让她们好好反省一下,写一篇”如何做一个高情商的人”……
结果等下午的时候,他们真的把反省材料交上来了,我也是被自己脑洞大开的反省题目弄得哭笑不得,看见他们态度诚恳地反思了自己的错误,也保证下次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其实我也知道完全保证不了,不然材料不会攒集了那么多,但教育不就是一个令人无奈而又繁琐的过程吗?)于是只好选择原谅他们了。搞笑的是,不会写作文的某勇居然去把历史课本上的人类进化史抄了一遍给我,这是故意来添堵的吗?又臭着脸骂他一顿让他返工重写!于是他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对于学生违纪这个问题,作为班主任中的老司机的我,可谓是司空见惯了,只不过现在的心态和从前有些不一样。从前发现学生违纪,我会很生气,恨铁不成钢,甚至自责,觉得自己没有管理教育好学生,无法容忍他们犯错,这种无法包容的愤怒里其实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现在呢,还是会发火,也能在批评教育之后淡然处之,但至少不会苛求他们不犯错,也不想再做一个样样都追求完美的班主任了,因为老师仅仅只是老师而已,教书育人,不需要那么多的全能感。
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校园暴力事件其实并不少见。对一些特殊的学生来说更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了。打架有时候只是他们无关道德品行的一时情绪冲动,但也可能是一种不良习惯,借攻击别人来自我防御和自我保护,或者以此证明自己的存在。严重的当然也会发展成为品行障碍,这些都取决于孩子的人格特质,比如有些人天生自带攻击性,用伤害别人的方式维持自己内在的心理平衡。这在教育管理缺位或无力的父母那里会得到更为明显的验证。
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曾说,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他们以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需求的能力。也就是说,幼年需求得不到父母情感回应而被忽视或者过度溺爱的孩子,人格结构都不稳定,情绪管理能力也会有所欠缺。
从班级管理的视角看,班主任在一个生龙活虎的群体中所扮演的既是管理者,又是陪护者。即便如此,班主任也无法完全主导一群个性迥异和鲜明的孩子的喜恶,更不能过多干预他们的发展,因为孩子们在群体生活中要不断去经历碰撞、磨合适应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化的目的。
所谓情商,其实就是较好地理解和接纳别人情绪的能力。有些人,终其一生都缺乏自我反省的能力,凡事都喜欢外归因,不接纳自己,不觉察自己,也学不会正确表达与沟通,这样的人多少都有一些自恋人格特质,根本无法游刃有余地处理一段又一段的人际关系,当然也总会在同一个地方栽跟头。
我十分愿意相信世上有吸引力法则这个东东,所有的问题最终都是关系的问题。无论亲情、友情、爱情,无论你和谁在一起,最终你都会和自己遇见,成长自己、完善自己则是必要的体验和过程。
学习做一个高情商的人,真的是我们每个人一生最重要的功课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