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是一家茶馆的名称,之所以起这个名号我想老板或是对《道德经》情有所钟,肯定是老聃的忠实粉丝,即借用老人家“道可道”这句作为招牌。
叨为中原区域方言,指言语唠叨和拿筷子夹菜。
提这家店在此无意给谁做什么营销,是因在这家店里偶遇一幕场景勾起我儿时餐饮礼仪的一个记忆,觉得所见与人生处世的道有些关系,大有人生不可思议的代差重现。
与友人一起在此用餐,我入席时侧面坐一位眉目清秀,戴黑框眼镜,十七八岁的时尚女孩,席间大人们谈话并没人在意她。人家也一言不发,吃菜一直就叨自己面前的那盘菜青椒炒鸡蛋,从不逾越面前的盘子去叨其它菜品。这盘菜靠近她的部分被她叨成了悬崖峭壁。而且盘子见底部分也被她叨得干干净净。这不经意的行为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如今打破旧有礼仪,几乎不讲礼的新生代,如此懂得餐桌礼仪的孩子着实罕见,平日就连大人们做到的也不多。
这即刻勾起我童年的见闻。冬日有走村串户的算卦先生中午在堂哥家吃饭,一个馒头一碗汤,一碗炒白萝卜菜,这也就是家常便饭了。先生靠着大树蹲在暖洋洋太阳下,慢条斯理把这菜在碗里靠自己这边叨出悬崖峭壁,其他地方筷子半点不碰。
我纳了闷,从未见过这么叨菜吃的,就悄悄问堂哥,堂哥回答:“这是人家懂规矩!”
我那时也不知规矩是个啥,人生就这么懵懵懂懂一路长大。在光怪陆离的新思潮不断打破旧传统的今天,时尚现代的年轻人久违重现当年老先生的一幕,规矩恍若隔世。这是从那之后再没遇见过的场景,甚至早把这不起眼的规矩忘到九霄云外了。
自古仁、智、礼、义、信思想贯穿国人认知,成为中华民族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如今东西方文化在我们这个传统礼仪大国交融混杂,特别在年轻人身上体现出中国文化被西方文化打得落花流水的趋势。固有的文化礼仪逐渐式微,新体系建立毫无方向。如今天的纯文学已经沦落到无人问津,引领人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文字被实用主义排挤出局,就像此刻我写这样穷于论道的文字,是没人有耐心看下去的,在以经济导向的当下不入流,不可以让人迅速获得名利,没人陪你在此耽误事儿。
而那些乌七八糟的爱恨情仇,言情缠绵,在完全以经济主导下却恣意横流。谈传统道德,讲教养,讲谦让规矩成为老不开化。新的社会价值体系还未见端倪,沿袭千年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却在崩塌瓦解。
人是可塑性极强的灵长类动物,我们不断进化的标志就是精神的不断升华。由自私自利到大公无私;由单打独斗到合作共赢;由饥不择食到有礼谦让。如原有的树立远大理想人生观念,再退化至基本的动物无序为己,做着偏离甚至违背道法自然的举止,盲目追求以自我为中心的,所谓的自由价值观念,无疑将是一场悲哀的退化。
近代以来我们的教育目标只是培养出合格的,知识型,专业性的人才,虽说一直也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但都心口不一,空乏其谈。扪心自问接人待物,人情世故,哪样在你上学期间老师系统普及过?我们所有的生活礼仪常识,皆在自我成长中零星获取。
古时为人处世都是专门课程,而现在一切都没了。如今学生的梦想不再是当科学家、当医生、当飞行员,为国家为民族赴汤蹈火,救国救民于水火,匹夫有责,铁肩担重任。时下灌输的是长大当明星,当网红,当官发财,以追逐名利为终极目标。否则,即被视作精神不正常,嘲笑没出息。
道可道这样的叨让我感慨万分,况且是还在读书的新人。但愿这样叨菜的孩子不断涌现,到那时我们的民族就会找到新的仁、智、礼、义、信,建立起更切合我们自身的社会人文秩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