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摘
《山草体育(366)》竞赛将成为校园体育的核心吗?
北大教授反思教育:每时每刻的竞争会扼杀教育,扼杀未来。
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他在某次演讲中对教育目的进行了反思。全文掷地有声,能够引人思考。在渠老师看来,现在的教育忽略了孩子的“健康“,让每个人时刻都处于竞争之中。然而,当每个人在每一刻都要努力胜出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注定了失败。
“现在的教育让每个人在每个时刻都处于竞争之中”。
竞争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必须在一个标准系统里和其他每一个人做出区分。你愿意在这个世界里活着吗?反正我不愿意。我们必须跟每个人都不同,每时每刻都要赢。
所以,我认为如果只为了“赢”来确定教育目标,任何时候的成绩名次都会是你的“瘾”,那就像吸大麻一样,最后的结果就是年轻人过早地夭折。
卢梭说得好,人类正因为从孩子长起,所以人类才有救。我们千万不要让孩子过早地进入成人的状态,用每时每刻的竞争和焦虑不安的心理来扼杀教育,扼杀我们的未来。
所以要留住孩子们单纯朴素的心,让他有能力去喜欢他喜欢的事情、去追寻他所敬仰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一个人真正的成功,在于他能够与世界和解,能够在前辈和后代之间,扩展出连续的生命,而不是每一次的竞争中,“赢”得只剩下了孤家寡人,只剩下疲惫的身体和残破的心灵。
近几个月,一直在思考下面一句话。
“竞赛将成为校园体育的核心”。————
这观点到底对不对?
是不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体育课程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什么叫校园体育?
校园体育包括哪几个部分?
每一个部分内容里的哪一个元素才应该是核心?
谁验证了到底哪个元素才是真正的核心?
有验证的真实数据结果吗?
校园体育包:体育课,大课间,社团,俱乐部等。
体育课应该是校园体育最主要的部分。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体育课应该教会的是学生锻炼的方法和学生寻找这些方法的路径,以及学会并掌握技术,提升技能,发展体能。
正确处理好普及与提高关系,只有在普及基础上才能提高,才是我们所追求方向,而不是竞赛为核心!
我们的课堂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是我们的最终核心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