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面临选择,总会在十字路口徘徊,不知道选择哪条路究竟是对的。
1
这一年,工作那些事儿
之前毅然决然的从报社离职、离开国企,想选择一个自己可以真正喜欢的工作,不想因为工作而工作,同时也不想业余时间全部被工作填满,想做自己喜欢的事。
每天读书2个小时,学英语口语1个小时,学日语1个小时,写作打卡1个小时;周末,去跳1个半小时的街舞;每周一部电影;嗯,这大概就是我的日常。
上半年从国企裸辞后,我用了4个月时间来找工作。
第一个月,我没有着急,想沉淀下自己,学了一个月时间日语。
第二个月,去新加坡旅游,玩了一个月。
第三、四月,用来找工作,期间每次面试也总是能够当场拿到offer,但一开始我的目标很明确,总是在匹配跟自己合适的那一个。
6月,我入职了一家做读书的小公司。
记得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我特别自信满满,想找一个大“大公司”,而且有正常的下班时间,可以做自己的事。但是后来找啊,找啊,越找越迷茫,我发现,找一份自己喜欢,且合适的工作有多么难。
大公司是有了,有利于长远发展的背书,但是没有自己的业余时间,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工作上,早上8点到单位,开始“审片”,然后就开始不停的写稿子,到了四五点之后,发给部长、局长审核,晚上11点,还在修改稿件。。。
是啊,没有什么是容易的,一开始想的太美好。
而这种工作状态又不是我想要的,我一直觉得自己对自己所追求的很明确,但路走着走着,也会迷失方向。
我再次调整了自己的标准,只要有业余时间就可以,然后是自己喜欢的。
一个工作,只要有两项是满足个人要求的,我觉得就可以。
退而求其次,我选择了一家互联网公司。
虽然公司规模不大,感觉各方面还不是很健全,但读书,是我喜欢的,上班时间相对比较自由。
我觉得一切刚刚好。
但,选择小公司,就应该做好面临风险的准备,随时over。
我一开始有考虑过,但没有想到这么快。
当然,不是因为项目,而是因为管理,领导。
公司就如同一部宫斗片,公司的领导斗来斗去,成为炮灰的,只有我们,无一幸免。
可能在昨天的事件中,我属于无辜受害,但离开,已经成为早晚的事。
形势已经不在,多说也无益。
还是来说说昨天事情的情况:楼上的领导给我安排工作,楼下的领导告知我,所有的工作安排都要以邮件的形式,我和楼上领导进行了沟通。事后,楼上领导要我国庆期间工作,楼下领导让我问是否算加班?我以邮件的形式进行了沟通,一分钟后收到邮件,说不用了。
下午,人事找我说了这件事,说楼下领导已经不是我的直属领导,楼上领导可以直接给我安排工作任务。我回复,好。
30分钟后,人事让我过去找她,然后我去了。到了办公室,直接说:你走人吧。
呵呵,我早已心里明白怎么回事,走就走吧,已经无话可说,就是心里不舒服。
这样的领导,这样的格局,走不走的长远,我个人不做任何评判,时间会验证。
2
我面临的选择
从单位走后,王博士跟我说,工作的糟糕,也许是在提醒你,另一个好运的开始。
他建议我,准备三个月的雅思考试,1月份申请硕士,就可以在新加坡留学一年。
他考虑的是,工作和学习,总要有一个是要做好的。
我说,我需要慎重的考虑考虑。
三个月啊!!雅思!!我觉得亚历山大!!!
说实话,我没有自信,底气不足。
询问我一个朋友,他说,他特别坚定地认为,只要我想做的事,没有做不成的,他从来不怀疑我,为什么要自己怀疑自己呢?
另外一个朋友说,经济成本才是重中之重,而且我们已经过了需要一张纸文凭的年纪,留学只是我们想要的一种生活方式。
是啊,其实他所说的,正是我担心和顾虑的。
自己站在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在原地那么站着,看着旁边飞速而过的各个车辆、行人、摩托车,感觉每个人都行色匆匆的走着自己的路,就像镜头里那种“快速的刷刷感”,而这一切都与我无关。我就还是站在原地,我在思考,思绪在飞,在飞...
为什么我今年感觉很水逆呢?为什么我就是做不好呢?
一直觉得自己是对的,但也会想,如果不离职,今年也不会这么颠沛吧,还是在原有的舒适区~
可是,如果不去尝试,你怎么知道你不行呢?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从很多坎坷中一路走来的,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
记得张雨绮在吐槽大会上说过一句话:谁的人生没有几个大坑呢?跨过去,就是成长。
是啊,其实都会有很多选择,不管对与错,可能我有点把自己困住了。
但,我还是需要好好的想一想。
今天一天,都用来调节心情了,什么也没有做。
此刻,写下文字,才感觉心里压着的一块大石头落地。
嗯,文字对我而言,是治愈的,是调节我心情的良药,心情特别不好的时候,写下来,也许就会通透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