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教育背后2.4:张学良和赵四小姐

教育背后2.4:张学良和赵四小姐

作者: 教育背后 | 来源:发表于2020-07-11 13:32 被阅读0次

            德育是什么?其实简单来说就是“育德”,是我们作为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来提升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过程。应该说德育位于教育工作的最顶端。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那就是“道德”。

            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前提是,我们先要思考如何评判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我还是想用一个故事来说明:

            张雪良与赵四小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想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我们只说与咱们德育教育相关的内容。

            赵四小姐,名字叫赵一荻,她并不是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叫赵庆华,在当时曾经做过部级干部。在赵四和张学良开始恋爱的时候,张学良已经和于凤至结婚了。我们现在也可以想象赵四小姐作为一个部级干部,公众人物张庆华的女儿如果非要嫁给别人做小老婆,家里会是什么态度。而且赵四小姐与张相识相爱的时候她才16岁,现在来看,也就是个初三或者高一的学生。无论二人相爱与否,这件事对于赵四的家长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而对于张学良来说我们是不是也会觉得勾引个高中生似乎也不是很恰当吧?

            更加不合时宜的是,两个人相爱没多久,皇姑屯事件爆发,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赶紧赶回东北,历经各种困难最终顺利接班。但是此时的东北内忧外患,张学良要在日本人和国民党等各种势力中周旋,可以说这时到了他事业最关键的时期,他本来应该把经历放在工作上。但是时局刚一稳定,他便派人把赵四小姐接到东北,两人开始同居。但是张学良又不敢对自己的妻子于凤智公开这件事,也不敢把她接进帅府,于是便把赵四小姐安顿在北陵别墅。他每晚过去找赵四。赵四开始肯定觉得很满意,但是慢慢她也开始感到自己是个出身名门的小姐,就这样跟张学良一起算怎么回事呢?于是心情开始不好,张学良也觉得自己对不起赵四,心有愧疚,再加上工作上日本人干涉东北易帜,因此心情也很差。一天张下班回家,看到赵四手里拿着一张报纸。正在哭泣。于是他赶紧走过去,询问什么情况?赵四把报纸递给张学良,张看到报纸上是赵四的父亲赵庆华在报上发表声明。

            声明原文很短,除介绍家世后,便称:“四女绮霞,近日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规条第十九条及第二十二条,应行削除其名,本堂为祠任之一,自应依遵家法,呈报祠长执行。嗣后,因此发生任何情事,概不负责,此启。”赵庆华随即声言自身惭愧,从此辞离仕途,退隐而居。

            张学良看后,也是郁闷到极点。可是正在这个时候,突然秘书报告说帅府电话,夫人于凤智找您,张学良顿感更加烦躁,接电话后,于凤至说,家里有事你今天必须回来。张学良在极不情愿地驱车回了帅府。来到自己房间发现于凤至并没在客厅,但是他发现客厅的条案上放着一副字,于是他走过去一看。是于凤至手书的一副对联。上联:百善孝为先,伦心不论事,论事寒门无孝子;下联: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张学良看后无地自容……

            这副对联的意思很好理解,如果从字面上看:所有的善行首先讲求的是孝,但我们只看心中有没有孝,而不能考究他的行为,如果考究行为的话,那么穷人家就没有孝子了;所有的恶行中最恶的就是淫,但只能看他的行为,而不能看他的心,如果看心的话,这世间就没有完美的人了。这个故事后来怎么样了,故事是否真有其事,我想也没有必要去追究了,我记得好像我是从《于凤至传》中读到的。

            为什么我要把这个故事放在这里讨论呢,因为我觉得于凤至的德育教学水平是相当高的。她没有采用任何说教的方式,告诉了张学良一个道理,一个人做好事,是不在于行为的,关键看你的用心,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上车让座和学校捐款一样。你让座位了,多捐了钱,并不能说明你就是道德高尚的人,因为我们看不到你心灵深处是怎么想的。但是一个人做坏事,那么主要是看这件事你做的怎么样,而不在于你的内心是怎么想的,你就是再说你和赵四是真爱,你将来会给她幸福,你其实没有什么坏心。但是我们所看到的就是这件事本身,事情的本质就是你在东北政局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不顾家国安危,去勾引了一个年龄才16岁的女学生。这就是事实。不要跟我说你是多么的无辜。你不能否定你做了一件有违道德的事。

            这个道理很简单,比如我们在工作中体罚了学生,家长找到学校领导,这时候你再说:“我也是为了孩子好,而且踹他的时候根本没用力,我也是恨铁不成钢……”这时候,可能你自己也会觉得这些说法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因为这时候你的心再好,事实却是你用脚踹了学生,你违反了师德。

            赵四和张学良的这个故事,让我们体会到了,道德的评判标准是复杂而多元的。这对我们的德育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背后2.4:张学良和赵四小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qi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