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八】北京.雪中紫禁城
2019 故宫第一场雪为什么要来故宫?
原因有很多,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皇宫,国人来此了解历史,欣赏文物,观看、学习创意满满,干货不停的特展等等。
算上13年前,前后三次来到故宫,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单院长上任后的大力革新,媒体宣传,让我对参观故宫有了些许不一样的感受。
故宫除了大气恢宏的建筑,数不清的奇珍异宝,说不完的历史故事,更有无时无刻藏在细节中的对“美”的“极致”表达。
大到“中轴线”,小到一张书桌、一盏宫灯、一扇窗,处处充满“完美、完美再完美”的细节设计。
倦勤斋 照壁 照壁 细节 颐和轩 梅花窗细节 “龙床”床脚“包边” 养着“活鱼”的 金鱼缸摆件 令人起鸡皮疙瘩的雕工 为什么要来故宫? 为什么要来故宫?朱铁志写的《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一文:
看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我不太在意他的学历,而在意他的生活细节;看一个家庭的文明程度,我不太在意其客厅的陈设是否雅致,而在意这个家庭的厨房和厕所;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我也不太在意官方报纸和国家电台的说法,而在意普通民众业余时间的举止。
作者随后在文中写到:游历欧洲,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仅是那些灿烂的古代文明,辉煌的现代建筑,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良好的生活细节。正是那些不动声色的生活细节,构成了现代欧洲的文明精髓。那是一种经过多年积淀、浸润在燃放们骨子里的文明,也是最难模仿、非长期积累而不成的文明。
文明我们也有啊~
我们很年轻,不过上下五百年。
角楼 角楼回看“神武门” 雪后,夕阳下的故宫揭开故宫尘封多年的面纱,“她”屹立明清两代,看尽繁华——“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清 孔尚任《桃花扇》)。
“文物”本身就是一种文明的延续,一种可观、可触摸的历史文明,何况这么大一座“紫禁城”。
触摸历史 雪中红墙 红墙绿瓦,松柏常青 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有着无可比拟的“生命力”,她踏着年轮,按着步调,平静呼吸,自由生长,开出独特的花朵;她的芬芳浸润她守护的一方子民。
从来处来,往去处去。
为“故宫博物院”打CALL!
御猫镇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