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路上,同事出于他认为的好心,对我的婚姻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的很多观点,我是认同的。比如:
1.如果找一个人共度余生,想找到一个完全契合的人几乎没有可能,即使是能聊得来的,也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聊得来,爱好是一个很宽泛的事情,人与人不可能做到完全重叠,再说,找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日子也不见得能过下去。
2.婚姻生活,到了四五十岁,就是找一个伴而已。人,终究还是要找一个伴的。在农村,好多夫妻都分居了,但是不耽误两口子是个伴儿。所以,你还是要找个人。
3.孩子还是要生一个的,再不考虑自己的问题,就要过了生孩子的年龄了。
他说的这些问题,我都明白,作为世俗的眼光,每一句都是发自肺腑的劝慰,每一句都是为了我好。
每一条我都不想反驳,没有意义。张开怀抱,让一切自然地来去,是我现在真实的想法。有爱人,组建一个家庭,可以。没有爱人,独自终老,也行。各有各的欢乐,各有各的苦恼,承担就好了。不要求生活一定要按照某一种方式过活,那样多单调。
说实在的,现在的我,常常会通过别人对我的方式,去反思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错误。放在以前,我也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长篇大论劝说别人不合常理的地方,或者是自己觉得不合常理的地方。
经过了上一段糟糕的感情,自己变了好多。说糟糕,是自己的感受,那时的我坚硬、界限分明、掌控欲极强,所以自己看待世界总是敌对的,对他也是,稍有不如意便闹腾,回过头来看,那时候的自己的确是很糟糕,因此头也不回地逃出了那段当时自己感觉地狱般的日子。别人都说,我不知道珍惜,深深为我遗憾。只有我知道,根源是交深言浅。我说的他不懂,他要的我给不了。
如果问我后悔不,现在的我,会。后悔的不是离开,而是不该进入那段关系。如果可以重来,我想从那句你好结束。
在任何一段关系里,除了要顾及他人的感受,也要考虑自己的体验,所有的关系都是双向的。
人与人之间,交浅言深,是关系之大忌。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你永远也不知道他人在做出一个选择的时候,究竟经历了什么。你也不是他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有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你有你的方向,他有他的追求,自己觉得合适就好。一定要满足世俗的期待吗?
人与人之间,交深言浅,一样是关系大忌。我想说的,深埋心底,让你去猜。你想说的,放置嘴边,让我去想。你以为我懂,我以为你明白,我以为我想的就是你想的,在自己的猜测中让事情变了味,经过拉锯,再说出来的时候,虽然可以释怀,但终究累积久了的失望,是不会消失的。日子久了,便心生怨怼。
现在的我,接受不同的生活方式,对待他人的事情,看过即可,若是遇到被再三要求提建议的情况,也只说三分。毕竟,生活是人家的,当他们开口问的时候,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在朋友们看来,我是没有以前善言了,好像变了一个人。
只有我知道,我学会了界限,知道了和别人的边界感,也同时树立自己的边界,允许别人品头论足,高谈阔论我的生活,但内心不会改变方向,我就是我,过自己觉得舒适的日子就好。
孝敬自己的父母,过自己想要的日子。
他人的关心收下,好的不好的都收着,悦耳的留下,刺耳的任它离开,这是修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