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小柒发了一篇吐槽文——
同是设计师,想抄何太急|小柒说
得到了很多设计师(gou)小伙伴的共鸣啊。
不幸成为设计界的从业者,作为一位真诚的女汉子,小柒每天拷问着内心:
创新了没有?有没有?没有?有?
特别是新年过完以来,好像脑子里全都是去年的浆糊啊,晃一晃,都是旧点子。
同时又幸运,到底还是很享受被自己虐的感觉,要不是经常熬夜太困,还想看看同行被虐的样子。
问天问大地,什么是创新?
对于创意人来说,创新简直和噩梦二字相等。
某一次,熬了三个夜晚,画着几何的耳环设计图。喝上一杯咖啡,看到同事Kevin的一本书,我如遭雷劈,这图形文字都涵盖了多少好看的图形!忽必烈时代的人已经完全开发出来了。
这还不算,随意翻的时候,又看到了两样神奇的、完全重合的东西。
以上这图是15世纪出现的地图记号,竟然找到了纳粹万字符和香港地铁的原型。难道我们抄袭得这么赤裸裸啊。
创新也可以是借旧?
太阳之下,本无新事。
创新如同水之源,木之本,它是有来头的。没有旧,就没有新的。尼古拉·哥白尼的日心说,挑战地心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翻了万有引力定律,他们是时代的创新者,牛逼哄哄的创新者,都是借****旧的东西,找到新的突破。
最简单直接的简单直接的证明是,最著名的珠宝品牌通常是很古老的,同时兼具很强创新力。
不是非得弄出个新技术、新革命来,得小心,那很可能让你名留青史。大部分是根据事实演化,或者是找转化突破点。
举个栗子。
据说,神级应用微信红包的灵感来源于腾讯公司线下发红包的习俗。
每到过年时候,深圳腾讯大厦的领红包队伍就是这样壮观地呈现。由于公司人太多,单个发大没钱,发小被说小气,这时候就有了随机红包。一堆人一起进来,红包有大有小,口碑传播很快。
又比如,DarryRing“男士一生仅能定制一枚”,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但是这种“少即是多”的想法让其收获不小名气。
活在这个时代,早已经不是牛顿、爱因斯坦那时的世界,即使很小的一点创新都非常难。
创“旧”,找到“新眉目”
于是,我拉着同事Kevin,好好反省,就拿咱们的“中国风”为例子。创新不是漫无目的的,它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和参照系。分析把握这个基础和参照系就是“创旧”,这个过程包括习得与模仿。咱“中国风”本身没问题,但是太多重复水墨、祥云、中国红这些已经烂大街的特定元素就变成了守旧。
▲ 中国文字元素,翡翠设计
(上面那个叫辣眼睛,下面这个叫洗眼睛的创新)
也难怪,中国古人们并不崇“新”,喜爱守“旧”,强调“代代相传”。但是我们后代做了很多杰出的创新。
去特定元素化,将当下的能力和需求融进去,才是更好的创新。当代科技产品更能说明这点,如微信、滴滴、美团就是科技界很好的中国式创新,考虑了普罗大众的需求,也能彰显中国特色。
任何创新都是具体的
很早很早以前,小柒和小伙伴曾经野心不小地琢磨着,做一个珠宝设计APP。把所有的设计元素都符号化模块化,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菜单式的选择完成自己的设计作品。比方说,一条曲线+一个蝴蝶=一个胸针。
听上去仿佛很美,然而仔细琢磨着才发现这是一个天大的bug。且不说运营推广的巨额资金是小柒承担不了之痛苦,也不说蝴蝶花朵这样的设计元素千人有千面根本无法一言蔽之地做成标准模块。就单单是一根线条,也可以有粗细长短的无数种选择。以及,宝石的原料控制?金工怎么突破?等等等等。
所有构成元素组合在一起,才形成一个创新。创新思维,不是新就行,还需要有完整的实现思路。
这样,我们才能知道,即使有了完整思路,也不能怎样。
没钱啊~~
不像总结的总结。
Kevin:不是有那么句话吗,世上无新事,只要多读书。
我:如果读完书,还不能创新,怎么办???
Kevin:不急,还有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我:……
我:想想努力之后,放弃的感觉还是挺舒服哒。
让我们(特别是创意界的朋友)在奋斗中寻找狂欢。 595545609303784044.jpg
有什么想说的?欢迎文后留言。
我们共同探讨美好的设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