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柒柒。我是一名比较特别的教师,我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做各类创新课题,指导学生参加比赛。接近期末,学生比赛也都扎堆开始报名和初选,现在的各种创新比赛大多都需要对学生进行答辩,在之前的一些创新大赛中,有些只需要提交论文即可。可以说加上答辩之后,比赛变得更加公平了,另外选拔制度也更加合理了,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烦恼,就是比赛的答辩经常会和学校的文化课存在时间冲突,甚至会和考试冲突。一般这些时候,我们都只能放弃。说实话,这时候我和学生都会特别挫败,已经补足弹药,整装待发,却只能被迫解甲而归。今年也不例外,依然有几个冲突的,但是今天早上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颇有感触。
今年我指导了一名学生做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这名学生长年排名年级第一,做起课题来也非常有想法,有能力,每次我跟他讨论课题,只需要稍微提醒一下,他就能够独立进行下去。我对他的课题抱有很大的希望,果然,我们的课题在100多个课题中脱引而出,进入了初选,并且通知本周周三进行初赛答辩。开心不过三秒,他告诉我他之前报名参加了一个研学活动,是市里举办的活动,非常重要,要去外地,不能请假。我真的一口老血都要吐出来了,当时心里想,人倒霉起来真是喝口水都塞牙呀,今年如果他再不能去,我们就全军覆没了。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找了他的班主任了解情况,他的班主任表示可以帮他试试能不能请假,我这边跟主办方请示可不可以换一种方式答辩,最开始主办方是拒绝的,不去现场就等于弃权。我不想放弃,跟主办方提供了该学生的平时成绩,课题细节,还有他在学校获得的各种奖项,最终主办方在我的软磨硬泡下答应对他进行视频答辩。我在想如果不是他足够优秀,主办方不可能给他这样的机会。这也让我想起了之前我自己的一次经历。
我博士毕业到上海工作,积分不够,拿不到户口,但是我们单位是必须要有户口才可以落户,哦呵呵,一般情况下,这就Game over了。但是我当时还有一个省级的奖项在评,如果获奖则可以落户,我们单位表示可以先录用我,等我获奖了落户,最终我不负众望,顺利落户了。
通过这些经历,我越发坚定了我的想法,我们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人生走的每一步都算数,我们现在的努力一定不会被辜负。所以我们不再沮丧,即使课题没能去参加比赛,但是我们收获了做课题的经验,这样的经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在人生的某处给我们惊喜。
人生很长,慢慢努力,静待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