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了8种入学必备能力之一的运动协调能力,这次继续为大家介绍知觉转换能力。
有一些孩子在学习拼音过程中能把声母、韵母以及整体认读音节倒背如流,但是当老师听写这些字母时,却不能正确书写出这些字母。这些孩子能够学习字母的发音,但不能把字母的发音与字母的视觉形状联系起来。这类问题的发生是因为一些孩子不能从听觉通道顺利地向视觉通道转换。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80437/e5aa6d04b662734b.jpg)
知觉转换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它涉及孩子的手眼脑协调能力,是视觉信息、听觉信息、语言信息相互转化的能力,关系到孩子的读写水平、听写水平、看图说话水平、作文描写水平等。
1、听转视动若顺利、轻松读写记笔记
听转视动能力:指将听觉通道接收的信息转换或整合到视觉与动作系统,这就是所谓的听觉—动作—视觉的“通道间转换”过程。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内容的复杂化,取得良好学习成绩更多需要从听觉通道转向视觉通道(听看黑板)、把听觉输入转换成动作输入(听写笔记)的多种通道系统的整合能力。
听转视动顺利的孩子,在学习上有以下表现:
(1)听老师读拼音或英文字母,能正确书写在四线格上。
(2)听老师读汉字,能迅速地写出相应答案。
(3)听到老师的口头指令,能在书或本的相应位置上标注重点,按要求补充内容,完成听写或记笔记的课题任务。
(4)做操时,听到老师口令,能迅速转向、跳、跑等,通过动作把听到的词义表现出来。
听转视动表现不好的孩子,很难做到以上表现,会在老师问完之后,一脸茫然,希望老师多重复几遍。若听转视动能力不佳,家长可以通过听写一连串随机数字、按指令做动作、听声音画物体、“萝卜蹲”游戏等来训练提升。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80437/1e8a119bc2510af0.jpg)
2、听转动觉发展好、听完做得呱呱叫
听转动觉能力指将听觉信息转化为动作执行的能力。在学习上,能够有效地把听到的知识转化为行动,以记笔记、口头表达、写作业、做实验等方式呈现出来,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听转动发展好的孩子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1)上课的时候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笔记。
(2)老师口头布置的作业能够清楚地记下来。
(3)在课堂活动中,能够按照老师的口头指导进行活动。
(4)体育课上能够根据老师的指令准确反应,做到动作标准。
(5)能够按照父母口头表达的意愿,帮大人做好一件事。
(6)能够把自己听到的小故事转述出来。
若孩子无法做到以上几点,家长可以通过快速比西瓜大小、听指令画图形、我说你做双簧秀、大叔小草找伙伴等游戏来提升。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80437/687651dddefaadb3.jpg)
3、视转言语或动作、看图写话轻松过
视转言语或动作能力指把视觉通道的信息转换成言语通道或动作系统信息的能力,即看图说话、阅读的能力。视觉转言语或动作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观察图画并有序地讲述画面主要内容。
(2)能用动作表示意图,按照样本能画出实物的形状,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3)能模仿别人的动作或表情。
若孩子在此方面存在困难,家长可以通过动物模仿秀、回忆一天的所见所闻、看图片讲故事、“请你像我这样做”游戏等进行提示训练。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80437/7c254a9281a05cce.jpg)
4、动转视听若轻巧、作文描写差不了
动转视听能力指将动作系统信息转化为视觉、听觉信息的能力,通俗说就是孩子参加活动后书写活动日记,将活动有声有色描写成作文的能力,也是用语言、文字描述动作的能力。
动转视听正常的孩子,能做到以下几点:
(1)能用积木表示数字。
(2)在学习拼音和汉字时,能够自己独立描红、书写、对照范字抄写,然后听老师读、看老师写,检查自己的正误。
(3)在作文描写中,有强烈的写作动机,能根据主题与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文章有新颖的思想,想象生动,联想丰富,描写具体、详实,同时文章具有逻辑性,结构鲜明,文笔流畅。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80437/56559618b0cb3205.jpg)
如果孩子有如下表现,需要注意孩子的动转视听能力:
(1)家长做出一个动作,让孩子猜是什么动物时,孩子经常会混淆。一些特征明显的动物能猜出来,但有一些特征相似的动物,很难根据动作猜出来。
(2)在做“后背上写数字”的游戏时,很难猜出来。
(3)在摸梯形图形时,需要尝试几次才能摸出。
若孩子的动转视听能力较弱,家长可以通过摸立体积木、摸平面图形、摸综合图形、在后背写数字画线条等游戏训练提升。具体方法如下:
(1)认鼓点。通过做游戏,要求孩子把听到的一些要求(听觉—言语)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表现出来。或者让孩子听一个有节奏的打击声,然后在几个画有大圈和小圈的视觉模式中选择出一个与之匹配的模式。
(2)画声音。事先为孩子准备画笔、纸和录有大自然声音的音频。家长播放音频,让孩子听声音绘画,比如风声、雨声、打雷声、汽车发动声、海浪声、自行车铃声等。
(3)听反话。让孩子做与指令相反的动作,如说“坐下”时要站起,说“向左转”要“向右转”等。
(4)萝卜蹲游戏。邀请6~8位家人参加游戏,每人分别代表一种颜色的萝卜,所有人横排面向观众列队,开始游戏。
游戏具体操作规则:由主持人选择从任意一个颜色的玩家开始,扮演该种颜色的玩家念例如“红萝卜蹲,红萝卜蹲,红萝卜蹲完黄萝卜蹲”,并做出相应动作。红色萝卜玩家动作完成后,黄萝卜玩家务必立即跟上并念“黄萝卜蹲,黄萝卜蹲,黄萝卜蹲完粉萝卜蹲”,同样做出相应动作。粉萝卜玩家立即跟上,如此往复。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80437/e7fc4a391e92a7ce.jpg)
最后希望家长们努力为孩子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在孩子成长遇到困难的时候,多给予帮助和鼓励,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克服困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