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有时候看到身边的朋友谈及要做的事情时,总是很佩服她们那股说做就做的勇气,没人能阻拦他们前进的脚步。
好像临近30岁,自己做的事总是要考虑很多,考虑工资,考虑行业,考虑年龄所带来的限制。今天跟同事一起吃饭,谈及近期想换工作的事时,她说:“你怎么那么怂,想走就走,觉得不合适为什么要让自己委屈留下来呢?”听着她这样说,好像也是。三十年来的生活,好像每次一遇到这样的抉择,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考虑别人。万一离开了,领导身边没有几个能帮助他的人怎么办。而不是自己的宝贵时间就此耗在这里,白白浪费青春。
我很欣赏好友L,因为她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很明确,知道自己现阶段要什么,不喜欢什么,怎么做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自己哪来的优越感凌驾于她之上,一开始的优越,到头来反而比她活得更不明白。
都说人隐藏在内心最深处的性格,有很大一半是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一直不明白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同样是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不一样人生。
今天,第一次谈及自己的原生家庭,说来也挺可笑的,因为我一直不认为原生家庭对我来说有什么影响。从小到大,像普通家庭孩子那样,正常上学,正常工作。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原来那么久了,自己也是属于受原生家庭影响蛮深的那一个人。
记得很小时候,爷爷一直就不喜欢妈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母亲来自于贵州,一个在90年代初还是个很贫穷的山区里,在爷爷那个年代里特瞧不起的所谓的外地人。父亲和母亲是如何走在一起的,对于年幼乃至成年的我们来说,都是不愿也不敢提及的一件事。我只知道,母亲自我有点记忆以来,似乎都从来没有大声说过话。
父亲是做古董生意的,经常要外出补货谈生意,如今对于父亲,我也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唯一让我印象深刻的记忆也只停留在一年级时的玩具赛车中——说好的带我们三姐弟去换坏掉的玩具赛车,到头来却找着车没汽油了没法开的理由,让姐姐带着我和弟弟去学校换。这也是我对父亲最后的记忆了。
母亲是一位很典型的家庭主妇。父亲说什么就做什么,也许因为那时母亲的年龄还小,只知道父亲在外赚钱,她要照顾好我们三姐弟。印象中的母亲是个特能隐忍的人。因为特殊的童年遭遇,让我从小就知道要看着别人的脸色做事。因为担心自己的原因,让别人不舒服,所有对于每一个人的感受都很敏感,做任何的事都是把别人放在第一位。
父亲去世后的那一年,我成了母亲的小助手,学着煮饭炒菜,和姐姐一起做家务,大冬天洗两大桶的衣服,冷风吹过的时候,手摸冷水,那一瞬间,真的很难受,同时也很抱怨。
作为贫困家庭长大的单亲家庭里,也许从小就习惯了什么事都自己扛,有什么苦都是自己咽,也不习惯与别人道苦水,所以长那么大,对于两性之间的亲密关系,一直排斥,也是也是因为这样的环境造成的吧。
不过现在也想明白,不管过去的生活多让人糟心,也不管原生家庭给我的影响有多深,我只知道母亲并不想增加我的负担,也不想让我们三姐弟都有压力,而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自己过得好,彻底为自己活一次,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不再太多关心别人的感受多于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