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朝鲜“特工”日本刺杀天皇,计划周密,身上藏武器地方让人叫绝!

朝鲜“特工”日本刺杀天皇,计划周密,身上藏武器地方让人叫绝!

作者: 飞春读传 | 来源:发表于2017-02-16 11:16 被阅读120次

日本侵华天皇裕仁当了60多年天皇。

他在位时间最长,带领日本一步步走向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并最终失败。

在带领日本走向黑暗的过程中,裕仁一生3次遭暗杀,其中2次是朝鲜人所为。

遗憾的是,当年没有刺杀金正男那样的毒杀手段,否则,相信这个侵华魔头早被刺死了。

今天飞春读传带大家一起看看这个侵华头目为啥被暗杀,为啥没有成功。

裕仁晚年

第一次被刺杀:22岁

22岁时,裕仁还是个替父摄政的皇太子。他年轻的老爹病了。

那天,带着近视镜的裕仁去议会开会,途经虎门公园时,一个年轻人突然从人群中蹿出来,冲破警察阻拦,举起手中的猎枪朝裕仁的汽车砰砰就是两枪。

第一枪射中车窗,子弹从裕仁的头顶穿过。第二枪没打中汽车,司机加速逃脱。

裕仁乘车配图

失败总结:刺客用的是一把改造成拐杖的猎枪,设备太差,不是特工武器。也不是职业杀手,其准头太次。

介绍下行刺人,难波大助,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日本议会某官员之子。他暗杀是因为反对天皇的集权统治。

再说下当时的安保措施。当年日本皇室规定,凡是天皇驾到,路边的群众必须低头看地,以防止偷袭。

路边的日本人

所以,从安全防范来看,在街头刺杀裕仁,条件的确不好,这点跟到家中刺杀首相犬养毅,以及在机场刺杀金正男都不一样。

在这样的条件下,23岁的难波做得已经不错了。至少在人群中成功隐藏了武器。只需再练练手。

遗憾的是,没机会了,1年后,被绞死。

难波和介绍他的虎门事件

第二次刺杀,1个月后。

第一次暗杀发生在1923年12月27日,1个月后,又发生刺杀。

这一次是偶然的临时起意,很不充分,行刺人没有见到裕仁就被抓了。

1924年1月,40岁的朝鲜独立运动革命家金祉燮来到日本,他携带着手雷来到皇宫附近,混在抗议新内阁的日本人中间,准备在内阁大臣开会经过时,把他们炸死。

韩国电影《暗杀》配图

但那天不巧,日本议会休会了,他便决定把刺杀目标转向天皇和皇太子裕仁。杀了他们俩任何一个,也是大功一件。

他向皇宫靠近,过了二重桥就是皇宫大门了。但安保警察迎面过来了。金祉燮迅速从怀中掏出3颗手雷扔了过去,“妈的,拼了!”

结果倒霉的是,3颗手雷都是哑弹!

最后金先生被判无期徒刑,4年后死于监狱。

总结:准备不足,武器落后,急于求成,暴露自己。

配一张刺杀图,1981年3月暗杀美国总统里根时的图片。与本文无关,但气氛相似

第三次刺杀:堪比特工

第三次刺杀发生在7年后的九一八事变之后。

两次暗杀未遂后,日本加强了安保,裕仁轻易不再上大街,也不与群众见面。即使重大活动外出,在车的两边也增配了安保车辆。

这样街头行刺更难了。

裕仁乘坐的马车,身边是溥仪

1931年12月16日,朝鲜爱国青年李奉昌奉组织密令,准备到日本暗杀裕仁。

他找好日期:1个月后纪念天皇出生的“天长节”,裕仁在那天必定出宫。

踩好地点:就在离皇宫大门不远的樱田门外道,那里是个转弯,车速必减,有利于伏击。

找好接近的方法:他化名为日本人,“浅山太郎”,找一个日本贵族的小姐假装谈恋爱,在那一天与她一起去参观皇宫,接近现场。

藏好武器:准备2个手雷,自己缝在内裤里,他想,这样安检人员随便查也不会查到自己内裤里吧。

万事俱备,一切按计划进行着。

樱田门

那天,裕仁的车经过樱田门时,果然减速了。人群中,李奉昌从内裤里掏出手雷,迅速磕火引燃,朝裕仁的豪车掷了过去。

轰的一声巨响,一个人被炸死。

遗憾的是,不是裕仁,是车上的副驾驶。

狡猾的天皇没有在这辆车上坐,而是在前面的那辆看似不起眼的普通车上。司机发现意外后,立马加速跑回皇宫。

李奉昌又仍出一颗手雷,但是哑弹。

被抓时的李奉昌

刺杀又失败了,李奉昌最后被杀。

应该说,他准备得很充分,堪比“特工”,但安保设计得太狡猾,给刺客弄了个迷魂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朝鲜“特工”日本刺杀天皇,计划周密,身上藏武器地方让人叫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gc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