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来了位老大爷,为自己的女儿办理证件,根据规定,需要夫妻双方或一方亲自来办理,可老大爷说,自己的女儿马上就要生孩子了,没法过来,于是我就说让女婿来,老大爷说女婿在外地回不来,我很惊讶,妻子生孩子也不在身边陪伴吗?大爷说,他来有啥用啊?不需要他来。可是,你所以为的不需要只是你自己的想法,对一个女人来说,生孩子的时候丈夫的陪伴远比父母更重要。
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见到很多父母来为子女办理各种业务,有的是子女没有时间,上班太忙了,也有的子女跟着,却一句话不说,身边的父母却是叽叽喳喳个不停,有时候实在忍不住了,就会跟父母说,您还是让孩子自己说吧。我不知道这样的父母要为孩子的事情操心多久,我也不知道这样的子女是不是已经习惯了这些方式,总之是很担心。
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时代,父母包办了子女的一切,生怕孩子跌倒摔跤,怕孩子受伤,为孩子选择学校选择工作甚至选择另一半,美其名曰是为了孩子好,实际上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内心,当年自己缺失的东西,要在孩子身上弥补,让孩子去替代自己实现梦想。于是,一些孩子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失去了自我,学会了服从,久而久之,不再思考,不再独立,等到应该长大成人的年纪,还保留了孩子的内心,所谓的妈宝男、啃老族就应运而生了。
我们在批判这些妈宝男、啃老族的同时,应该也多从父母的角度进行对照反思,他们之所以能够啃老,是因为有的啃,说到底还是心里有所依赖,而这种依赖,是父母二十多年辛勤不辍努力培养的结果。所以,作为父母,当你去指责孩子的时候,不妨多反思一下自身吧。
同事的表哥,四十多岁的人了,没有工作,而妻子也没有工作,一家三口没有任何收入,只靠自己的母亲养活着一家子人。这个表哥干过很多工作,当过工人,开过出租车,可每一个都不长久,因为觉得太累了,后来干脆把出租车卖了,在家安心啃老,而妻子也从来不嫌弃他不赚钱养家,如果家里实在没钱了,就去超市打几天工,挣点钱够花的就不干了,这是多么般配的两口子啊,如果是我,早就受不了了。听了这样的奇葩故事后,我问同事,“你的姑妈是个特别强势的人吧?”同事说,的确是,姑妈在家里说一不二,孩子的一切事情他都要过问,最后导致孩子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加上自己赚钱不少,想着孩子不工作就不工作吧,反正养得起,就这样,孩子四十多岁了,依然靠妈来养活。不知道这个姑妈现在有没有焦虑的感觉,毕竟七十多岁的人了,她还能养孩子多少年?等她走了,这一家三口该怎么办呢?
有一天隔壁同事接待了一个可怜的老太太,老太太得有七十多岁了,佝偻着腰,进门就开始哭,让政府给做主,问了问,说是四个孩子都不管她,实在没有办法了才来这儿,希望政府能给点补助之类的。以前遇到这样的事,心里第一时间会痛恨这些不孝的儿女,怎么可以这么狠心,连自己的亲妈都不管,因为我妈不止一次跟我说过,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只有不是的儿女。可是现在,我越来越感觉到,天下当然有不是的父母,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合格的,且不说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就当了父母,还有很多人成为父母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目的,这就导致他们对待子女的方式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就像这个可怜的老太太,今天孩子的不孝一定跟她当年的教育方式有关,如果她足够耐心,足够细致,给孩子树立了好的榜样的话,也不至于四个孩子一个都不管她。遗憾的是,到今天,她仍然觉得自己毫无错误,而她的子女,又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后代呢?我无法想象。
为人父母的我们,应该时刻去反思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断去修正自己的观念,别再自以为是地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说什么孩子都应该听,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的,你不是别人肚子里的蛔虫,所以,并不真的明白别人在想什么。很多时候,孩子只是为了大人不发脾气而已,可是父母却不明白。
回到自己身上,也该多多反思自己,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是不是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的想法,了解他的内心,希望不管什么时候,他都能跟妈妈说,你是天下最好的妈妈,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