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做过或者经历过这样的事。
看到一个朋友日子过得比较窘迫然后无时无刻都在问:日子过得怎么样,还有钱够用吗,需要借点给你吗?
或者是看到一个朋友还在单身的状态然后无时无刻都在推销:你怎么还不恋爱,我认识了一个人不错,给你介绍介绍吧。
又或者是看到朋友学历太低然后无时无刻都在奉劝:你怎么不去自考充实自己呀,还追什么剧,还逛什么街玩什么游戏。
又又或者是看到朋友工作不顺然后无时无刻都在鄙视:这样的工作你也能熬下去,赶快跳槽了,工资又低职位又辛苦福利又不好。
其实说白,上面就两种角色,一种是自认为善意的施与者,一种是被迫的接受者。
施与者总觉得我的建议我的做法是好的,是为了你好,你必须接受。
接受者却总处于尴尬之中,你的建议或者做法未必适合我,有时候严重伤害了我自尊。
最后接受者被逼得情绪失控:特么的全世界就你有钱,特么的全世界就你找了好男人(好女人),特么的全世界就你学历高,特么的全世界就你工作好。
而施与者只能委屈地躲在一边哭泣:我明明是出于好心,我明明是关心你。
其实施与者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无时无刻地表达了你的善意,因为有时候过度的关怀容易变成怜悯,而过于明显的怜悯容易伤人自尊。
或者就像那句老话: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作为施与者的你,日子不是你在过,路不是你在走,你怎么知道别人开心不开心幸福不幸福。
也许他日子较为窘迫,但窘迫有窘迫的活法;也许她单身,但单身有单身的自由;也许他学历低,但低学历有低学历的知足;也许她工资低,但低工资有低工资的安稳。
而你呢,只是一个旁观者,你能感同身受别人的处境吗?
收起你那过度的善良吧,不要到了最后只能发出感叹: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是过份地滥用我的善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