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第一次读安妮宝贝的作品,纵然她火了很多年,我却从来没有尝试去做她的读者,直到看到大家讨论《八月未央》,似曾听过,原来是她的作品啊,于是就有了和《二三事》的结缘。
初读《二三事》,只觉得冷,异乎寻常的冷,在持续的冷之后,慢慢地体会到温暖和温情,像一个慢热型的人,需要不断地接触,不断地加深了解,才能看透人的本质,作品也是如此。
小说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就是莲安与良生,她们来自不同地方,却因为偶遇而相识相知,把对方当成了自己,把自己当成了对方,愿意为了彼此,付出全力,这是友谊、是惺惺相惜、是同命相连、是互相取暖……
童年的遭遇给莲安与良生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她们渐渐冷漠、对生活失去信心、不想与人交往却不得不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群,有人对她们好,有人怜悯她们。
当生活慢慢趋于平静之时,两人遇到了可以依靠的人,于是各自为安,一通电话又可以把两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你愿意跟我走吗?”
“我愿意”。
没有人能够体会这种情感,唯有她们自己。
这里面最幸福的莫过于恩和,出生后就不知父亲是谁,又自小离开母亲,当良生把恩和带在身边,给她关心、爱护、温暖,把良生所能给的一切都给了恩和后,良生终于也安定下来,愿意和盈年共度余生,即使没有结婚,两人交流不多,可是,有些人的生活就是这样。
又想起那句阿德勒的名言, “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良生和莲安就是不幸的人,她们终其一生都活在童年的伤害中,因为伤害,对外界充满不信任,心底里渴望爱情,却又害怕受伤害,只能一次次试探,走在爱情的边缘,不敢身陷其中,不敢付出真情,唯恐再次受到伤害。
相比而言,恩和是幸福的,良生童年受过伤害,为了让自己的童年不再重新上演,她选择给恩和足够的爱,给她一个温暖的家,一个愿意爱她的父亲。
我喜欢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尹一辰、沿见、盈年,在作者的笔下都是干净、自律、事业有成的男性,他们渴望爱情,渴望有一个家,渴望付出真心,于是,我喜欢上这些人物。
最近读过的一句话对我影响很深,“孩子想不想像你一样生活?”莲安的母亲在生下弟弟兰初后,因为贫穷变得邋遢,发胖,沉堕,莲安不想像母亲一样生活,所以她渐渐远离母亲,也对母亲失望,莲安眼睁睁看着母亲一步步走向深渊,却又无可奈何,只能下定决心,不会像母亲一样生活,所以长大后,莲安拼尽全力挣钱,唯有金钱的富足能给她带来安全感。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处处是荆棘和挫折,是迎难而上还是退缩回去,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
愿我们都能做到“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