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着,走着,把当初爱写作的那个自己弄丢了

走着,走着,把当初爱写作的那个自己弄丢了

作者: 作家梁晶晶 | 来源:发表于2019-12-26 10:35 被阅读0次

    曾经自诩“写作成瘾”,如今自嘲“下笔如便秘”,写完第一个字就不想继续了。

    我怎么从当初对文字成瘾到如今的下笔难于上青天呢?反思了好久,我终于明白了,我在抗拒真实的自己,试图编制一个完美的自己,那个自己无所不能、能写出人人传颂的文字、能出笔成章,不会卡壳、不会烂文。

    所以,一旦嗅到文字写得不好的苗头,就会立刻停笔。之所以停笔,是因为内心深处有一个想法:只要你停止写下去,那么烂文就不会出现,那么你就能继续保持之前的状态,你还是一个好的写作者。

    所谓拖延,就是源自这种恐惧失败、拒绝失败的心理吧!

    其实,写不下去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在向读者妥协,试图讨好读者。读者喜欢励志向上的文字,我就开始看这类的书,写这类的书评,试图收服读者的心,但是我自己是不爱这种干货的文字,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不爱,又怎么能够打动别人呢?

    写到这,想到了玖月晞,之前大火的电影《少年的你》就改编自她的同名小说,也是曾经我很喜欢的作家。为什么是曾经喜欢呢?最近看一部小说《怨气撞铃》,意外发现里面的男主设定和一部分故事情节和玖月晞的《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相似无几。后来,搜索相关资料,才知道玖月晞“借鉴”了别人的文字,她辩解为“融梗”,但一部小说的核心就是人物的设定,这梗容得实在高明。不仅如此,她连好友的书也借鉴,结果被对方取关。

    她为什么这么做呢?她的很多书我都看过,其实文字功底不差,但是为了迎合市场,她开始写各种自己写不来的文,东拼西凑别人的文字,别人的鼻子好就拿来,别人的眼睛好也拿来,最后整张脸都变成别人的了,这已经不是她的“孩子”了,她却觉得只要这孩子得人喜欢,是谁的都无所谓。

    写作者最后变成了“拼补怪”,真的挺可惜的。

    反思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写着自己不喜欢的文字,只为博千里之外的读者一笑,只怕到最后也会变成另一个“玖月晞”而不自知了。

    这几个月断断续续地看了几本书后,发现自己还是最喜欢看故事、看小说、看散文,曾经埋头扎进《乌合之众》《穷查理宝典》《认知天性》……这些书里,但没有一本是我真正所爱,越看越痛苦,读书本来是件愉悦身心的事,我硬生生把它变成了自虐行动。

    当同事凑过来看我读的书时,揶揄我:“作家就是不一样,看的书都这么高深!”我假装很懂的样子:“那必须的”,其实我一个字都没看进去。把看书当成了装门面时,我就知道我离当初那个真心爱书的人越来越远了。

    昨晚意外看了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这几月来第一次感觉到内心的平静,曾经一看书就恐慌的感觉顿时消失了。之前一看书就会想着“这句名言要摘抄,要用在文章的哪里呢?这句话的意思怎么改成自己的话呢?”把自己逼成了拾文字的傻子。

    我可能还是适合写写停停、想到什么就写下来的那种佛系写作者吧!非要为写作而写作,我还是做不到。

    扯远了。以后的自己会喜欢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我想啊,未来的自己会在李娟的向日葵地里肆意奔跑、在史铁生的合欢树下驻足远眺、在张爱玲动荡的爱情故事里穿越、偶尔抬头看看月亮,低头拾起六便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着,走着,把当初爱写作的那个自己弄丢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lk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