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海伦儿朱,书评写作者,读财经书籍,谈读书和写作话题,欢迎有共同兴趣和好想法的小伙伴儿留言和关注哦~
2014年至今,“全民阅读”已经连续6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线上线下各式各类阅读活动、知识付费课程的开启,标志着全民阅读时代到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好多小伙伴儿却由衷感叹,“看了许多书,怎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要解答这个问题,也许该向上追溯一步,不是问“为什么看了许多书却好像没有用”,而是,“我们这样看书到底对不对?”
讲怎么读书的书籍其实不少,《如何阅读一本书》是我读过最难的一本,可它也最重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20126/c60ac1d99fcd1259.jpg)
首先,因为开始在平台写文章,接触到各种写作方面的课程。讲写作,一定先讲阅读,老师们开出的书单中,总有这本书的身影,还都排在最后,可以说是压轴大戏。现在阅读如此重要,我们首先应该学会正确高效的阅读。让新手少踩坑,老鸟有顿悟,本书就能达到这种效果。
其次,这本书到底强在哪儿呢?这就不得不提两位作者艾德勒和范多伦,这两位美国学者联合出品过20册的《美国编年史》,还共同编辑过《大英百科全书》,如此强大的背景让本书的学术性和专业性都不容置疑。
可是,看过这本书的小伙伴儿恐怕要说,根本读不进去,是吗?对,别看书名简单直接,内容却是艰深晦涩,我早就买到手里,却一直到最近才看完。
那为什么还要读?正如作者所说,读书恰如交友,是读者与作者的一场沟通。如果想提升自己的认知理解能力,就需要和比自己“高杆”的人交流。一上来读不懂,就对了。读起来都懂,毫无阅读难度的书,也许有趣,或者能提供信息,却无法助我们成长。怎么知道作者是不是比自己“高杆”?又如何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读?一般般的书怎么读,实力派的书又该怎么读?本书讲的就是这些。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20126/46faa2f909f66925.jpg)
全书共分4部分:
第一,阅读共分四个层次,这里讲前两个,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
第二,怎样通过分析阅读看透一本书。
第三,小说、历史、科学、数学、哲学......阅读不同书籍有不同的方法。
第四,通过主题阅读实现心智成长,达成阅读的最终目标。
万变不离其宗,除了随着岁月积淀阅历之外,提升自我最快捷的方式就是通过阅读提升理解力,实现思维升级。怎样做呢?在此和小伙伴儿分享一些书中的内容:
01 一个读者的自我修养
有自我要求的读者,拿到一本书都要发出4个灵魂拷问:
1. 这本书到底在谈什么?这是讲主题。
2.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这是讲论据。
3.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这是讲思考。
4. 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这是讲实践。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20126/6f77e3ce28ef7b2e.jpg)
读书时能够提出问题,才是主动阅读,而非被动看书。有多主动?没有任何外力的督促,我就是要读这本书!就像汪曾祺先生在《人间草木》中描写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不仅要能提问,还要能回答,答得出来,才算读透一本书。你说我都懂,就是嘴笨不会讲,那才是骗人。
02 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被生吞活剥,我们要找到值得的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20126/bd48bb5d87e93ab8.jpg)
有小伙伴儿拿起书来就犯困,也有人花了好几天读完一本书才觉得不过如此。开始阅读之前,选择很重要。
拿到一本书,第一步不应该是翻到首页开始逐字啃。而是浏览标题、副标题、封面、腰封、序言、后记、目录、索引,同时快速泛读一些重点章节。抓住这些内容,对书籍有初步的判断,再决定是否应该进行深度阅读。
这种方法,作者叫做“检视阅读”,属于阅读的第二层次。值得读,就可以进一步做分析阅读;不值得,经过上面一轮,一本书也能了解得八九不离十。
03 阅读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主题阅读,提升理解力
按照作者的观点,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层次不仅逐层递进,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上过学、会识字断句就会基础阅读;检视阅读重在速度和判断;不过该快的快,该慢的就应该慢,判断了值得读,就要用分析阅读来慢读,作者列举了十五个阅读原则,从把握结构、主旨、吃透遣词用句到能够公众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如果要深入研究一个领域,需要读几本同类书籍,这是主题阅读,不仅是多读几本,还要知道这个主题应该读那些书。
可以说,《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主旨就是,读不同的书应该运用不同层次的阅读技巧、不同的速度,读书的终极目标在提升理解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20126/d0ca220882506360.jpg)
理解力真有这么重要吗?罗胖在60秒节目中讲过这么个故事,据说央视“大裤衩”在建造的时候,北京市的有关部门,每天都会接到好几个热心市民打来的电话。他们说,那个楼建歪了,你们要跟施工单位说说呀,再这样下去就要倒了呀。很多事情,如果不能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我们看到风险未必是风险,我们认为的错误未必是错误。当然,我们看到的好处也未必是好处。你说,理解力重要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