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紫雨老师在亲子群分享的智慧,让我特别震撼和感动,原来我们从小到大都被灌输了很多匮乏的念头,父母那一辈人就是这样长大的,甚至小时候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所以很多的信念都是匮乏的。
比如:要把东西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才有安全感。总是会和周围的人去比较,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是最好的。
总是会囤积一大堆的东西在家,总是会盯住你不好的地方你碎碎念。
或者总是会说,年纪大了就嫁不到什么好人家了;读书不好,你将来怎么找到好工作,有好生活........
这些匮乏的思想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一直影响着我们,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可以不这样生活。
昨天听了老师在亲子群的指导,又揪出来一个我的阻力——就是讨好别人。
那位学员的提问是这样的:
孩子在家学习,学校老师请家长发一张在家学习的照片,于是丈夫发了一张孩子蓬头垢面、穿着睡衣的照片交了上去。
妈妈担心这样给老师的印象不好,会涉及到后面的分班等等。于是就说了丈夫和孩子。你们为什么不发一张穿的干净的照片给老师......后来孩子也听进去了。
她问紫雨老师这样处理好不好?
老师的解答说:
这样教给孩子的隐含意思就是:讨好别人很重要,特别是这些有力人士,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一般人看了这个觉得没什么问题呀,女孩子难道还是邋里邋遢的好吗?给人第一形象好一些不好吗?
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女孩子的形象好,干净、整洁、阳光当然重要,这个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关键是取悦自己还是讨好别人。
老师说:
如果你的感觉源点丰盛,(出发点)对孩子说,你有干净、美丽、阳光的一面,你也有邋遢、随意的一面,妈妈都爱,不管你哪一面妈妈都爱你。
不过现在要拍照了,你愿意拿出自己阳光的一面还是邋遢的一面去面对这个世界呢?
这个解答,让我醍醐灌顶,感觉源点丰盛。我们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被这样接纳认可过。
也从来没有人教我们用这样的角度去对待自己,爱自己,去这样看世界。
当然如果没有系统学习吸引力法则,可能我也是带着父母教我们的那一套去继续生活。
之前看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芬兰篇,主持人来到芬兰孩子们的课堂里,和孩子们一起在养老院做手工,这芬兰对孩子是没有评价的,只有参与,不管孩子们做的怎么样,永远被爱,被肯定,被鼓励。
这一刻主持人哭了,她说在我们的国家,永远都是和别的孩子在比较,父母永远都是觉得你不够好,你永远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多、不够好。
主持人也是算是一个大部分眼里比较成功的那类人了,但是内心还是有这么的烂故事,从小被比较,所以老师的讲解让我真的很感动。
吸引力法则就是包容性的,而不是排他性的!
不管你的愿望有多少,不用非此即彼只能选一个,而是都可以实现,只要你想的时候不推翻它。
而我们从小到大都被教育说要给别人留好印象,从来没有人告诉我,要先给自己好印象,让自己感觉好,让自己舒服,而给别人看只是顺便的事情。
我们不需要去讨好别人,让自己感觉好,也能心想事成。
因为很多时候,特别是在工作上,你需要去讨好上司,讨好同事。哪怕是送送小礼物呀,说一些好听的话等等,这个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有些人这样做也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觉得外在形式就是这样,或者是大家都这样。所以做的时候还会有些抵触,其实心里是不想这样做的,到但是没办法......
其实我有时候也会这样,虽然我不喜欢这样的行为,但是有时候就被周围的环境影响了,比如给同事什么小礼物呀,对领导说一些客套话呀等等,有时候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就是客套,但是感觉并不好。
或者有些人看不惯讨好的行为,干脆就不屑,他的内心不是觉得取悦自己就可以了,而是觉得讨好别人的行为我看不上,我也不屑这么做,其实就是内心里有很多的抗拒,不满意,看不过眼。
历史上这类人也很多,那些清高的人,但是往往日子也过得并不好,和谁也都不亲近,因为他看不惯。
所以全然地接纳自己太重要了。
既然有些烂故事已经在了,那就从现在开始清理,我们不需要再去讨好别人,安心地做好自己,让自己开心,让自己感觉好,感觉好了,连上了就是能够心想事成的!而给别人看只是顺带的!
哇塞,这个太棒啦!
我要继续开心地做自己,我要的宇宙都给我准备好啦!
就像我喜欢的易烊千玺,一个话不多,但是能量满满的少年,他很少说话,也不可以讨好别人,和其他明星一起录节目,他总是默默观察,说的很少,但是他每次爆发出来的能量总是惊人的,让你的眼睛总是离不开关注他!
这就是爱自己的魅力吧!
你好,我是吸引力法则学习者静静,跟随紫雨老师学习了六年,亲身体验了从不爱自己,价值感低落,爱人爱己都患得患失,到现在越来越自信、有魅力,也增加了不少的额外收入。欢迎你加我来一起学习。系统学习:mmxylfz00
我的使命就是造福更多的人,给他们带去价值,让他们得到所要活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