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熟悉的,一切又似乎都忘记了。
越来越清醒的认识:我不能在课堂上讲太多,要让孩子们自己讲,尽可能地多讲。所以,开学第一课结束后,便进入新课的学习。
一、独立思考:自己做主
用学力单做支撑,才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哪里不明白,老师也才知道有哪些知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有哪些人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会遇到这样的两种情况:
第一,有的学生会问问题,问的都是选择性的,或者需要我认可的。我的回答是:你决定。因为这样的孩子,属于自己不能确定,因为对知识的学习还有一种模糊的印象,让他自己确定后,我们在小组分享和全班分享,才会让他更加投入。
第二,有好几个学生直接说我不会填。我说你可以翻翻书,看能不能找到答案。等着别人告诉的学习,都不是好的学习,只有自己努力寻找多渠道的学习,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
二、小组分享:有序有效
刚开学,孩子们也是第一次组成4人小组,他们之间需要磨合。我在巡视,还是会发现一些情况。
1.组织能力强的孩子会将小组组织得很好,分享有序又有效。有序,是每个人都要发言,一个人在发言时其他人在认真倾听和回应;有效,是大家的意见能达成一致,不能达成一致的,会做上符号,留到全班分享提出来。
2.有的组,男生和男生分享,女生和女生分享,学习组长没有很好的组织。
3.有的写得慢的孩子,会影响小组分享的进度。有的组在等待,有的组是已经写好的在分享。
4.有的分享,基本处于无效状态,看似坐在一起,但不聚焦,甚至有的说的与学习无关的话。
总结时,我将我看到的现象进行了分享,让他们明确小组分享的样态,再次明确自己该怎么做。
三、全班分享:双向奔赴
以前的全班分享,属于主动争取的。但要培养一个班的孩子来说,需要关注全体,所以这学期改为按小组顺序来,这样每个人都得到锻炼。同时,我新增了两个规则。一是下面的孩子评价分享小组的质量,主持,分为三个等级,由全体学生举手表示;二是台上分享的小组根据他们的观察,选出台下认真参与分享的小组,分别予以加分。这样一个双向制约又双向激励的原则,激发更多的孩子参与。
我将分享流程做了介绍。每一个人分享之前,需要什么开场白,中间如何串场,以及该带领大家阅读,或者换个题让大家思考的,都进行了分享。孩子们学得很快,我一直站在后面,带着笑容欣赏他们。
四个孩子的分享,进度有些慢。但不着急,我花两节课的时间,完成一节课的学习,是可以的。
其实在上课之前,豪问我:“如果有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装着学习怎么办?”
我说:“如果他是装的,说明他还是很想学习的,从这一点来上来说,我是认可的。但装起来很累,只有自己变成那个样子,才是最轻松的。所以,装的结果会有两种,一种是装着装着就像了,就是了,就成了,那很好。第二种是装不下去了,回到本来的面目。这一点需要时间来考量。”所以,在孩子们的评分环节,还是以鼓励为主。
尽可能给予生长的空间,也尽可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课堂,投入学习,认真思考,是上课的宗旨,也是分享式教学的目的。
从作业效果来看,还需要对几个孩子加强听课有效的关注。
重拾分享,路长且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