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读书笔记(下)

作者: 丹菡 | 来源:发表于2017-07-14 15:56 被阅读1430次
    十九、 悲惨世界(南北朝)

    前面我们从“远古的图腾”“夏商周的青铜”“先秦的精神”“楚汉的浪漫”“魏晋的风度”这5方面先溯源而上,再自上而下,深入地了解了从远古到魏晋,中华文明的美的历程。

    接下来,“美”的定义又将如何改变?又是如何被改变的?

    请看《美的历程》下半部,和李泽厚先生一同见证从南北朝一直到明清的“美”走过的路。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广泛流行,并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而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北魏南梁一度定为国教,上升到政治法律层面。佛教历经隋唐达到鼎盛时期,产生了中国化的禅宗教派,而后逐渐走向衰落。佛教由传入、中国化、兴盛、衰落,反映了清醒的华夏理性主义、历史主义传统最终战胜了反理性的宗教迷狂。这是一个漫长而深远的思想历程。反映在佛教石窟艺术上,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1 魏(南北朝);2 唐前期;3 唐后期、五代、宋。之所以谈石窟艺术,是因为比起其他类型的艺术,雕刻绘画在石窟中的造型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保存得更为完整。

    (一)佛教石窟

    无论是云冈、敦煌还是麦积山,最早的佛教石窟艺术都出现在北魏时期(南北朝时期)。佛传、佛本生等印度题材是当时石窟壁画的主要内容。比如割肉贸鸽的故事,即尸妣王本生。故事描绘的是,一只鸽子为了躲避老鹰的追捕,飞到了尸妣王的怀里,尸妣王割下自己的肉来换取鸽子的生命。最后大地震动,老鹰鸽子都消失了,原来是神在试探他。

    敦煌壁画:割肉贸鸽(北魏)

    相类似的,还有舍身饲虎的佛本生故事。小王子为了救奄奄一息的老虎,宁愿将自己血肉“无缘无故”地奉送给老虎。连生命都可以“无缘无故”地奉献给老虎,更不要说人世间的一般利益纠葛了。连王子、国王都如此崇高淡定,更不要说一般的平民百姓了。这是统治者的自我安慰,是对被统治者的麻痹愚弄。这是地道的反理性的宗教迷狂,艺术基调是狂热粗犷的。这和黑格尔论述欧洲中世纪宗教艺术是一样的,正是通过这种反常的痛苦、舍弃来获取所谓的心灵崇高。

    敦煌壁画舍身饲虎

    还有须达努乐善好施的故事,太子须达努对人有求必应,最后连自己的孩子也施舍给别人。这显然是反理性、反常理的。这样的故事把施舍演绎到了极端!它是现实人间的写照,但是歪曲的写照。它似乎要教导人们面对剥夺、损失、鞭打、苦难,要逆来顺受、甘愿牺牲,以便崇高淡定、苦修成佛。

    这一切,是有时代原因的。从东汉末年到唐初,四百年间社会整体动荡不定、民不聊生。曹操诗云:“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人生无常、坏人当道、好人遭殃,面对这种种不公平不合理,这似乎是理性所不能解释的,也似乎是儒家道家所不能说明的。于是人们找到了佛教,将因果报应寄托在轮回上。由此可见,众多的佛教信徒是怀着一种复杂的痛苦的情绪来坐禅入定,希求得到超脱。

    当那个悲惨的时代远去后,我们如同翻阅悲怆的古诗或者苦难的小说,来重新审视那个时代的佛教艺术!

    二十、北魏雕塑

    石窟的主人是那些雕塑。北魏雕塑从早期的威严庄重到成熟期的飘逸自得,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高峰。宗教是现实的反映。雕塑神像是人世情思的反映。云冈佛像便是地上君王的忠实写照。当时的很多佛像就是门阀氏族贵族审美理想的体现:消瘦的身躯、神秘的微笑、智慧的神情、脱俗的风度。

    佛像雕塑,成为这个时代理想美的集中表现。

    云冈北魏石窟

    麦积山西魏佛像

    二十一、虚幻颂歌

    历史经历了南北朝的长期动乱分裂,迎来了隋唐的统一稳定。这一变化也表现在艺术领域。

    (一)雕塑

    先说雕塑。与那种超凡绝尘的南北朝雕塑不同,唐朝雕塑更加慈祥和蔼。他们是有着明确分工、阵容强大的一组佛像:本尊的肃穆、阿难的朴实、迦叶的认真、菩萨的文静、天王的威武、力士的凶猛……


    原著图版31


    原著图版32

    显然,这是佛教中国化的表现。与欧洲不同,宗教在中国历来是从属于政治的。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也是被封建统治者利用的过程。从教义到官阶,佛教日益与中国主流文化儒家合流。沙门要“拜王者,报父母”。佛教头目有官阶官俸。宗教服务于政治伦常的儒家思想逐渐被佛教接受——表现在唐代佛像雕塑上,则是佛像温柔敦厚、关心世事和各有分工职守的秩序。这样的佛国不正是人间王朝的反映吗?唐代佛像雕塑高出人间又不离人间。

    壁画

    壁画的转变也是这样。那些与“以直报怨”的中国传统思想相冲突的贸鸽、饲虎、施舍儿女的残酷故事,终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各种幻想出来的“极乐世界”。这里金楼玉宇、钟鼓齐鸣、佛坐莲花、天女散花……有的是华贵丰润,而非粗犷消瘦。如果说南北朝的壁画是通过悲惨、牺牲来寻求心灵的超脱,那么唐朝的壁画是通过对欢乐幸福的幻想来获得心灵的满足。

    原著图版34

    (二)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的变化更大。比如最常见的“恶友品”,故事说的是善友和恶友两太子外出寻宝,恶友遇阻返回,善友历尽艰辛获得宝珠,但被恶友抢去并刺瞎双眼。后来善友经过一番世事,盲而复明,失而复得,最后宽恕了恶友。这是中国风格的大团圆结局,与南北朝的悲惨故事意趣迥异。同样是劝导世人宽恕,但相距甚远。

    原著图版33

    艺术趣味的转变,归根到底还是现实生活的转变。动荡不安的年代已经远去,门阀氏族也被世俗官僚地主所取代。

    唐代壁画和雕塑是以上层贵族为描绘的范本。众生跪倒拜遏的是对于梦幻颂歌的钦羡和追求。

    二十二、走向世俗

    先秦而下,中国古代社会有三大转折点:魏晋、中唐、明中叶。

    从中唐开始,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它的后期,直到北宋才算完成。这一点从敦煌壁画可以清晰地看出。盛唐壁画中的高大菩萨在中唐消失了,更多是各种“经变”故事,着意描绘繁复场景,人物退居其次。色彩俗艳,线条柔弱,神变小了,人变大了。如果说以前是人间的神化,那么现在只是现实的人间了,而且是人间的上层社会。壁画开始世俗化、现实化,装饰意味日益浓重。

    请看《张仪潮统军出行图》,张仪潮是唐末的民族英雄,行军这样现实世俗的内容居然出现在佛的石窟里。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下)

    张仪潮统军出行图

    再看《宋国夫人出行图》,也完全是世间生活的写照。世俗场景进入佛国圣地,标志着宗教艺术让位于现实艺术。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下)

    宋国夫人出行图

    壁画故事也更加注重世俗的戏剧性,而非宗教虔诚。至于寺院“俗讲”,讲的是世俗传奇、历史故事,几乎和宗教没有什么联系,无非是寺院为了财政收入而招徕世俗听众。寺院“俗讲”似乎也成为了市民文艺的先声。

    禅宗的盛行也在理论上印证了这一宗教世俗化的倾向。禅宗要求宗教信仰和现实生活完全统一:不要繁琐教义仪式,不必出家,不必牺牲、苦修,也可成佛。只要保有一种超脱的心灵境界,便是成佛。“担水砍柴,莫非妙道”,“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于是,禅宗终被宋儒所取代,宗教迷狂也终走向衰落。

    所以,我们看到的宋代佛像雕塑是完全写实的世俗的人的形象。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下)

    原著图版36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下)

    原著图版37

    如果说南北朝佛像以理想胜,宋以现实胜,唐则以两者结合胜。它们的美不同,各有千秋,今人也各有所好。

    思考与讨论:

    今天我们了解了南北朝至唐宋的佛教相关艺术的历程,见证了佛像及佛教故事等随时间而产生的变化。这个历程是否和上周我们一起看的青铜器的变化有类似之处呢?如果有,为什么不同的时代会有同样的演化历程呢?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近当代是否也有类似的美的历程?请收集资料,验证你的想法,并与同学分享。

    二十三、 诗人之诗

    上面我们深入地了解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美的历史,下面我们将学习到盛唐的诗歌、书法和歌舞等。

    李唐王朝统一天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社会风尚势必发生变化。昔日的大门阀氏族衰落了,地主阶级上升了。自从科举制度确立后,各级政权向下层士人开放,不再被门阀氏族所垄断。“学而优则仕”,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到来了!

    首先是边塞军功。杨炯诗云: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只要立下战功,便可封官受爵。初唐时期,一个南征北战、开疆扩土的时代,弥漫着一种英雄主义的风尚。后来李白的诗文里也充斥着这种建功立业、任侠使气的风尚,甚至不无江湖痞气。文学,诗歌,只是他们人生的副产品。这与宋代崇尚的文弱书生或谦谦君子是不同的。

    如果说西汉是皇室宫廷的艺术,南北朝是门阀氏族的艺术,那么唐朝则是两者的统一上升,是普罗大众的艺术。一种丰满的青春的气息渗透在盛唐文艺中,它最典型的代表便是唐诗!

    (一)唐诗

    唐诗并非专指唐人所作的诗,而是指一种诗歌风格。钱钟书《谈艺录》指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唐诗是诗人之诗,宋诗是学者之诗。唐诗是“少年才气发扬”,宋诗是“晚节思虑深沉”。

    闻一多《唐诗杂论》论说了初唐诗歌的变化:由靡靡之音变为清新歌唱。其典型代表便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闻一多赞叹:“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诗里蕴含这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感伤。人在十六七岁的时候,似成熟而未成熟,不也常常陷入对于宇宙人生的无限遐想中,倍感孤独感伤吗?

    青春、李白

    再来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

    则是一种壮志满怀、意气风发。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表面是牢骚愤慨,内里却是积极进取、舍我其谁!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即使是惜春之作,也是清新活泼并不缠绵哀伤。这就是盛唐之音,盛唐气象!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就是写艰苦征战,也是如此豪迈爽朗。边塞诗也成为盛唐气象的重要内容。

    如果说边疆的边塞诗是壮丽动荡之美,那么内地的田园诗则是优雅宁静之美。

    田园诗人的代表是王维,请看: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这些诗句朴实自然而又意味深远。

    盛唐气象的顶峰应该是李白。在李白这里,不仅是青春边塞江山美景,也是笑傲权贵、蔑视世俗。“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还有国舅磨墨、力士脱靴的传说故事。只有当知识分子这个阶层在走上坡路、整个社会欣欣向荣的时候,这样的狂傲才会被包容。建功立业、获取功名的抱负理想不能实现,于是转而以诗歌的形式将内在的才华愤懑出来。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如此等等,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引举。总之,李白诗歌融庄子的飘逸和屈子的瑰丽为一,自然顺畅而又气象万千,实乃天才之作!这是盛唐浪漫主义的高峰。

    二十四、 书法、音乐与舞蹈

    诗歌和书法,这两个源远流长的艺术门类在唐代达到兴盛的顶峰。如果说工艺、赋代表汉,雕塑、骈体代表六朝,绘画词曲代表宋元,戏曲、小说代表明清,那么诗歌、书法就代表盛唐。

    (一)盛唐的书法

    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的书法。因为有皇帝的推动,众多的书法家留下了《兰亭集序》的临摹本。虽然王羲之的真迹被唐太宗带到了地下,但唐代书法家留下的临摹本让我们看到了这一作品的风神,也看到了唐初书法的风神。

    唐代褚遂良临本

    唐代欧阳询临本刻石拓片

    孙过庭《书谱》指出:“质以代兴,妍因俗异。”(意为每个时代的追求不一样,美丑判断都会因世俗而改变。)可见已经认识到艺术发展的时代变化。又说:“达其情性,型其哀乐。”可见已经把书法当做表现个人性情的艺术手段。

    以张旭和怀素为代表的狂草,如同李白的诗歌,挥洒自如而有皆中绳墨(意为有规则)。草圣与诗仙并举,并非偶然,盖因他们都是盛唐浪漫主义气象的最佳代表!

    (二)盛唐的音乐

    盛唐的音乐也是异彩纷呈。因为对外开放、增进交流,所以异国音乐与中原雅乐融合创新,异彩纷呈。从“秦王破阵”到“霓裳羽衣”,从豪壮到优雅,音乐不再是礼仪性的,而是娱乐性的。

    当时的绝句和七古乐府是配合音乐演唱的歌词,这也是为什么绝句和七言乐府是当时主要的诗歌形式。音乐和诗歌在古代是密切相关的。

    (三)盛唐的舞蹈

    还有舞蹈,那受到胡旋舞影响的“纵横跳动”、“旋转如风”,都是热烈奔放的盛唐气象。诗、书、乐、舞,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热烈奔放、绚丽多彩的盛唐气象!

    二十五、 颜字韩文

    如果说李白、张旭代表的盛唐是冲破陈规、无拘无束之美,是天才之作、难以效法;那么稍晚的杜甫、颜真卿以及韩愈所代表的盛唐是严正规范、深沉厚重之美,为后世奠定了可以仿效的典范!

    后人苏轼高度评价道:“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东坡题跋》,杜子美即杜甫,韩退之即韩愈,颜鲁公即颜真卿)因为吴道子的真迹并未传世,所以存而不论。

    (一)颜书、韩文、杜诗的共同特点

    这几位艺术巨匠最大共同特征,就是将盛唐气象中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表现为具体的艺术形式规范。一旦规范化之后,便是有章可循的了。

    1. 颜字

    颜字,其楷书浑厚刚健、方正庄严,“不复以姿媚为念”(意思是说不再有那种妩媚的姿态。)与灵巧潇洒、优雅妩媚的二王(二王指王羲之与他儿子王献之)书法大异其趣。当然,二王行草书法也有刚健之处(若取其大略而言)。韩愈便说:“羲之俗书逞姿媚。”如果说二王行书有女子气,那么颜公楷书则有丈夫气。这正如颜真卿的人格一样:“忠义之节,明若日月而坚若金石。”在唐朝,世人普遍尊崇二王书法的时代,颜真卿则开创了另一种风格迥异的书法美学。


    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

    2. 韩文

    韩愈则“文起八代之衰”(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对韩愈的称赞,认为其振起了文坛八代,即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以来衰弱的文风),韩愈一反六朝骈体四六,重视通俗可学,成为后世文章的先驱。

    成熟、杜诗

    3. 杜诗

    杜甫则是诗歌的集大成者。七律在他的手上变得成熟。他的炼字锻句、刻意求工,他的反复推敲、寻觅意境,为后人留下了可供学习的范式。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可能是飘逸潇洒、无拘无束、天才型的李白所不屑的。

    天赋才华、随机灵感很重要,勤奋修炼、形式技巧也很重要。杜甫正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实践,为后人展示了七律这一形式可以达到的艺术高度。它重规范而有自由,在短短的五十六字中蕴含无穷变化。

    请看杜甫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被称为七律之冠,突出表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工整自然的特点。

    这些艺术巨匠对于形式规范的追求和精神实质的追求是统一的。他们都是儒家思想的崇奉者。他们的艺术是人生品格的外化。

    值得一说的是,他们三人被封为正宗,要等到宋朝。也就是说,在他们活着的时候,他们的影响是相当有限的。很多的艺术巨匠都是如此。现时流行的往往是二三流甚至不入流的艺术。具有很大创新的艺术,往往只有少数人才能够及时发现,没有深一刻的思想见识的普罗大众不过是盲目跟风罢了。

    伟大的艺术需要历史时间来确认其应有的价值和地位。同时,这些伟大艺术也反映了时代变化,那就是新兴世俗、地主、文人、士大夫逐渐强大,开始影响掌管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除了文艺,还包括经济政治法律。而到北宋,这一过程才恰好完成。

    思考与讨论:

    今天我们了解了唐朝的艺术成就,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唐诗。其实我们从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学习唐诗,李白、杜甫、王勃、王维等人的诗我们都很熟悉,你现在还记得的诗有哪些呢?你有喜欢的诗人吗?最喜欢他的哪个作品呢?他的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二十六、中唐诗文

    上面我们深入地了解了唐诗和盛唐其他艺术的历史和代表人物,接着我们将学习到中唐及宋朝的诗词、文章、绘画等,以及其背后的社会背景。

    中唐,是封建社会由前期到后期的转折点。世俗地主逐渐取代门阀氏族。最后,由赵宋政权确定下来。

    六朝时代,改朝换代是门阀氏族内部的事情,和文人士大夫没有太大关系。中唐之后,出身世俗地主阶级的文人、士大夫参政意识加强,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据统计,唐朝宰相大多仍出身门阀氏族,宋朝则白衣卿相居多。到了宋代,地主士大夫阶层的社会地位显著上升。而这一切,要从中唐说起。

    安史之乱平定后,整个社会并未很快衰败。而是依旧持续繁荣,文艺领域可谓百花齐放、名家辈出。

    (一)中唐的诗歌

    诗歌方面,个性特征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之前的诗歌,时代风格较为分明,流派之内大同小异,诗人个性并不明显。但中晚唐时期则不然,大历十才子、韦应物、柳宗元、韩愈、李贺、白居易、元稹、贾岛、李商隐、杜牧、温庭筠、许浑如此等等。

    明代诗人胡应麟说:“元和而后,诗道浸晚,而人才故自横绝一时。若昌黎之鸿伟,柳州之精工,梦得之雄奇,乐天之浩博,皆大家才具也……俊爽若牧之,藻绮若庭筠,精深若义山 ,整密若丁卯,皆晚唐铮铮者。”(《诗薮外编》卷四)(大意是说,中晚唐时期,大家辈出,风格各异,比如韩愈的鸿伟、柳宗元的精工、刘禹锡的雄奇、白居易的浩博、杜牧的俊爽、温庭筠的藻绮、李商隐的精深、许浑的整密。)

    (二)中唐的文章

    文章方面,除了后世景仰的韩愈、柳宗元,还有当时流行的元稹、白居易。古文运动兴起于盛唐、大盛于中唐。传统的骈体(也称为“四六”,因骈文全篇以双句为主,注重对偶声律,多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也大放异彩、更为美丽,比如李商隐的一些作品。

    (三)中唐的书法

    书法方面,除了颜真卿的成熟期,还有柳公权的楷书,李阳冰的篆书。

    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

    (四)中唐的绘画

    绘画方面包括人物、花鸟、动物、山水,绘画种类增多并独立发展,涌现出很多专业画师:韩幹、韩滉、张萱、周昉……比如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用精细写实的手法为我们还原了唐朝仕女的穿着打扮、形容笑貌。



    局部

    纵览历史,先秦而下,魏晋、中唐、明中叶是古代社会思想最为开放自由的时期。魏晋以门阀氏族为基础,哲理思辨色彩更重;明中叶以市民文学、浪漫主义为主,更接近资本主义的近代意识;中唐到北宋,则以世俗地主士大夫阶层为主体,为后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中晚唐的美学风格,潇洒风流中带有感伤忧郁。

    二十六、内在矛盾

    儒家思想普遍渗透进这一时期的文人骨子里。虽然他们可能风格趣味不同,甚至有时互相攻击,但基本赞同文艺要对国家社会负责,而不仅仅是个人私事。白居易说的再清楚不过了:“总而言之,为君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他的名言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这样的文艺思想本来很好,但将其狭隘化极端化,便使得文艺成为伦理政治的工具附庸了。艺术自身的独立性和审美性就会大大折扣,这样的文艺很容易是低质的。就比如白居易自己,他写的很多现实性很强的讽喻诗便不算佳作。倒是《长恨歌》这样情感充沛、文辞婉转的作品流传最广。

    这些世俗地主阶级的文人士大夫,抱着“文以载道”、“诗以采风”的理想,企望“天王圣明”,希望“兼济天下”。但是,现实却往往并不理想,皇帝长官往往不是明主,官场仕途也充满明争暗斗。在残酷的宗法专制现实面前,理想主义者的结局往往是悲惨的。看看漂泊的李白,再看看潦倒的杜甫,这两位当时最有才华的诗人已经说明了这一内在矛盾——才华、理想往往与地位、财富是不相称的。所以,他们在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之间徘徊选择,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纠结平衡。比如韩愈,写起文章来,满纸周孔道统、仁义道德;现实生活中却贪财好色。人是环境的产物,这应该与当时环境不无关系。

    二十七、宋词(学者之诗)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天牛织女星。”

    这些新词丽句是细腻的感受和情感的捕捉。如果说秦汉艺术是征服世界的反映,魏晋六朝的艺术是风神思辨的反映,盛唐艺术是意气功业的反映,那么中唐至宋的艺术是心境意绪的反映。比如花间体、北宋词,晚唐的李商隐、温庭筠,除了家国天下,还有儿女情长;除了意气风发,还有消沉颓废;除了慷慨雄壮,还有感伤忧郁。也许是时代环境的原因,也许是文学本身的原因——之前的题材风格都被写到极致了!

    (一)词

    这一时期,词,作为文人士大夫私人化的作品,开始流行。诗,被认为是高雅的艺术,不适合抒发私人化的儿女情长。词,又叫长短句,犹如好友谈心、轻松随意。诗,犹如黄钟大吕,方方正正、规规矩矩。这也是为什么青少年更喜欢“艳词”的原因。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与艺术创作相吻合,在美学理论方面,强调对于韵味的追求。如果说前期的钟嵘《诗品》和刘勰《文心雕龙》主要谈文艺创作的基本特征,那么后期的司空图《诗品》和严羽《沧浪诗话》主要谈审美风貌和意境。如果说前期是文笔体裁之分别,那么后期就是理趣韵味之分别。司空图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韵外之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韵味、情趣、意境,是形象思维、一味妙悟。《沧浪诗话》也因此成为与《乐记》、《文心雕龙》并列的中国美学名著。

    这一时期,不仅仅是文学(宋词),也包括绘画(山水画)、宋瓷等等,追求的都是空灵悠远之美。比如,诗歌重冲淡含蓄,山水画以逸品为上,瓷器也是讲求素净淡雅,不比唐三彩之艳丽和明清瓷器之华丽。

    苏轼的意义

    苏轼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苏轼是诗文书画皆能的文艺全才,虽然单独来看并不出色。其典型性正在于,他是士大夫矛盾心理最早的人格化身。

    苏轼最早表达了人生空漠感。如前所述,阮籍、陶潜的隐退只是对于现实政治的逃避。而苏轼的感叹则是对整个社会人生的根本怀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意为遗恨不能生命自主,而陷入尘世为利禄功名奔走钻营)。对于活着本身就有的苦累世俗,这是难以避免的。就是出家当和尚,也还是要吃饭穿衣,仍逃不出人世。如果说《春江花月夜》是少年的感伤,还没有多少人生阅历作为基础,那么到了苏轼的诗文,便是成年人的沉重伤感了。

    苏轼又是潇洒的,或者圆滑的,他很能够为自己找出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但最终还是没有“江海寄余生”。他羡慕陶潜,陶潜经过他的夸赞,地位上升。但他却并未归田种地。比如他的文章《方山子传》,表达了对于荣华富贵的厌弃,对于自然朴实的山野生活的赞扬。他的这种消极厌世的态度,使得后人朱熹、王船山很不满意。从后来的元画元曲到明中叶的浪漫主义思潮以及《红楼梦》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可以说苏轼起到了先驱作用,那就是对封建社会(笔者以为称作宗法专制社会更为确切,上节已经提到)的否定批判。苏轼的意义就在这里。

    思考与讨论:

    今天我们了解了中唐和宋朝的艺术成就,你还记得课本中的李商隐、柳永、李清照、苏轼、陆游吗?你现在还记得的诗词有哪些呢?你有喜欢的唐诗宋词吗?试着将其抑扬顿挫的读出来,体会其中曾经打动你的地方。

    另外我们也谈到了长久以来文人士大夫的内在矛盾,你认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你觉得现在的文人有这种矛盾吗?为什么?

    二十八、 山水画缘起

    学习了唐宋的诗词、书法、音乐等,我们将继续了解宋元山水画的艺术成就。

    山水画在宋元达到了一个高峰,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表。正如商周青铜器一样,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迹。

    山水画古已有之,但主要是作为其他题材的衬托。它作为一个独立的题材,要到中唐前后。作为一个画种,其成熟和高峰则是在宋元。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竹禽鸟,则古不及近。”

    绘画题材的变化,并不是完全偶然的,与社会变化、审美趣味不无关系。理想化、牧歌化的山水田园生活,是世俗地主阶级出身的文人士大夫的退避之地、精神寄托。宋元时期,城市生活发达,这才显示出乡野生活的可贵一面。当然,也与绘画本身的演变不无关系。还有禅宗,作为当时流行的哲学思潮,对于自然的重视,也肯定影响到了绘画。总之,一个事物兴起的原因是复杂的,不可简单归因。

    “野桥寂寞,遥通竹坞人家;古寺萧条,掩映松林佛塔。”这是一种如何宁静优美深远的画面意境啊!

    (一) “无我之境”

    宋元山水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北宋、南宋、元。

    北宋山水的代表是李成、关仝、范宽。他们的特点分别是:旷远、峭拔、雄杰。他们重视对于身边自然景色的真实描绘。他们共同的师承是五代画家荆浩。荆浩重视写生,提出山水画的六要:气、韵、思、景、笔、墨。强调形似的同时要表达自然对象的生命。提出似与真的关系问题:“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笔法记》),就是说绘画要表达出气质韵味,而非仅仅形似。这也就是六朝时期的“气韵生动”说。不满足与外在形似,而追求内在神似,这成为中国美学特色。

    宋代郭熙的著名山水画论《林泉高致》便说:“真山水如烟岚,四时不同……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又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但可行可望不如可游可居之为得。”正如王维诗云:“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美好的景色都应该是可游可居的,这正是山水画所要追求的艺术境界。

    北宋山水画基本被塞满的画面给人深厚的意味。它营造出了一种无我之境,“无我”指的不是没有个人感情在画中,而是情感思想没有外露,是托物言情。正如陶潜诗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因为历史原因,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北宋山水画的杰作是董源和范宽的。前者是江南平远,后者是关中峻险。


    董源《潇湘图》局部


    范宽《溪山行旅图》

    (二)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

    到了南宋,无我之境逐渐向有我之境演变。

    以帝王(宋徽宗)为中心,追求细节忠实的院体画发展到了顶峰。比如争论花蕊叶数的问题。宋徽宗喜欢画柔细纤纤的工笔花鸟画。这也影响到了山水画。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下)

    宋徽宗赵佶《芙蓉锦鸡图》

    与细节真实并行的是另一种美学趣味:诗意追求。“踏花归去马蹄香”。“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以诗为题作画。关于这类故事,邓椿《画继》有很多相关记载。

    宋代可能是中国古代最文艺的朝代,上至帝王官僚,下至地主士绅,构成了一个庞大也更有修养的文化阶层。它的审美趣味总体上是优雅纤细的。请看马远、夏珪等人的小品(古文中的小品指的是小品文,包括日记、散文、游记等):精细描画、意境悠远。这是同时追求细节真实和诗意的融合。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下)

    马远《携鹤高士》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下)

    夏珪《临流抚琴图》

    如果说北宋山水画重在写实,是“无我之境”,那么南宋山水画开始引入“人”的意念主题。这是宋元山水画的第二种艺术境界。它开始注意以虚代实。

    (三)“有我之境”

    元画与宋画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宋画是无我之境,那么元画是有我之境。审美趣味的变化与社会环境不无关系。蒙古族统治中国,汉族文人士大夫背弃“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转而将人生精力寄托在文学艺术上。很多文人涌向绘画领域。追求细节真实的院体画随着宋朝的覆灭而衰落,绘画的领导权落到在野的文人士大夫手中。文人画在这一时期正式确立了。

    1、文人画

    所谓文人画,最大的特征之一便是突出文学趣味。如上一张卡片所述,第二种艺术境界引入人的意念主题,作为第三种山水画艺术境界,则极力强调人的主观意念。正如元画代表人物倪云林所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画上题诗也是这一时期兴起的,也反映了文学与绘画的密切关系。

    文人画还强调笔墨意趣。绘画不仅仅在于描绘自然,更在于线条、色彩本身的笔墨意趣。这种笔墨意趣反映了创作者内心世界。任何摄影都不能取代绘画的原因,就在于绘画本身具有的笔墨意趣。它是自然界所不具有的,是创作者的提炼加工。正所谓艺术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以书法入绘画,也是文人画的特长。文人画,常常是书法、绘画、文学集于一身。它追求的不是高超的技巧、逼真的画面,而是作者自身修养的外化。

    与此同时,水墨画压倒青绿山水(原词为设色山水,青绿山水为原文用词P186),成为画坛主流。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水墨画淡雅古朴,表现力丝毫不逊色于颜料色彩。


    倪云林《清逸图》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这种“有我之境”发展到明清,便形成了一股浪漫主义的洪流。在上面的倪云林、黄公望那里,还保留着基本的形似,到了石涛、朱耷、扬州八怪那里,形似进一步被抛弃,写意的成分更大了,“我”之个性也更突出了。由此可见,元画只是一种个性特征的萌芽。

    从绘画理论看,宋画主要“师造化”,元画主要“法心源”。

    如前所述,雕塑有三类型,山水画有三意境。诗词曲也有三境界。元曲以直率痛快见长,大大强调了“我”的主观感受,也属于“有我之境”。

    思考与讨论:

    今天我们了解了宋元时期期的山水画的变化,也接触到美的两种境界:“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你对于这两个词的理解是怎样的(可以用笔记下来)?你更喜欢哪种境界?为什么?你觉得今天那些10万+的文章主要是哪种境界?为什么?

    二十九、市民文艺

    学习了宋元山水画的境界变化及其社会背景,将继续沿着时间的河流参观明清的文艺思想的潮流变化。

    明清文艺是现代大部分读者比较熟悉的,它是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市民文艺。它主要描绘的是世态人情。

    哲学思想是一个时代的灵魂。这个时代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以李贽为代表的近代民主思想,另一条线索是以王夫之为代表的哲理思辨的进步学派。他们有所差异,但都不约而同地批判封建统治传统(宗法专制传统)。他们构成了明清的巨大启蒙思潮。

    文艺往往开风气之先。从唐代寺院俗讲、宋代平话、元代戏曲再到明中叶的三言二拍,“极摩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古今奇观》)。虽然充满小市民的庸俗浅薄,但依然是具有生命活力的新生意识。

    其中一个流行突出的主题便是男女情爱。妇女不再是男人的玩物附属品,而具有了人的地位,妇女的独立性得到赞扬。自愿、平等的男女情爱得到提倡歌颂。《卖油郎独占花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寻夫》……形形色色。

    (一)杂剧

    元代因为异族统治,导致经济文化的倒退,文人士大夫被迫与民间文学结合,产生了内容丰富的元代杂剧。《窦娥冤》、《西厢记》、《墙头马上》至今流传。戏曲作为一种综合艺术,集说唱、表演、音乐、舞蹈于一身,最终产生了昆曲和京剧。因为有艺术修养较高的文人士大夫的参与,最终成为新的高雅艺术。

    (二)木刻版画

    明中叶以来的木刻版画、戏剧小说的插画的成就也是史无前例的。那种大胆的想象,那种对于社会矛盾和苦难的揭示和关怀,与戏曲小说是一脉相承的。以此为基础,在上层士大夫那里,出现了与正统古典主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前后七子)相对的浪漫主义洪流。

    三十、 浪漫洪流

    如果说以戏曲小说为代表的市民文艺是现实主义的;那么在传统文艺(主要指诗文)中,反抗伪古典主义的思潮便是浪漫主义的。

    (一)李贽

    李贽是这一思潮的中心人物。他继承发展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不服孔孟、揭发道学,大讲童心、反对虚伪。他高度赞扬当时的《西厢记》、《水浒传》等“闲书”,将其与正统经典《论语》《孟子》相提并论。如此具有远见卓识,却为当时人无法理解。这也难免,很多人因为平平庸庸、见识短浅,所以厚古薄今、贵远贱近。如前所述,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家都是超越时代的预言家。他的著名的《童心说》提倡本心、反对教条,具有个性解放的思想。这对于文艺创作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也难怪,那些流传后世的文学家(袁宏道、汤显祖、冯梦龙)都和他有一定关系。

    比如公安派的袁宏道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写的散文《满井游记》充满近代文人气息,从题材到表现都不同于封建前期的文章,比如柳宗元的山水小品。

    还有早一些的归有光,他的《项脊轩志》抒情记事,已不同于唐宋八大家,更具有近代的日常气息。

    这种具有近代气息的浪漫思潮还包括下面两个作品:

    《西游记》是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文人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加工改编的。它的幽默滑稽、智慧深意,使得它成为神魔小说的经典、儿童文学的典范。

    《牡丹亭》以情为本,并以情排理。它不仅仅是对于爱情的描写,更是对社会人生的描写。那就是对个性解放的呼唤讴歌。这正是它比《西厢记》更深刻的地方。

    由此可见,之前的不无粗鄙的市民文艺发展至此,开出了典雅浪漫之花。这与时代文化的积累和优秀文人的参与是分不开的。

    三十一、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

    明朝兴起的具有近代解放意识的下层市民文艺和上层浪漫思潮,在朝代更替之际遭到不应有的挫折,那就是落后的少数民族政权实施了更为保守反动的政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儒家正统理论成为国家指导思想。整个社会流行的是腐朽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

    在这种文化环境下,浪漫思潮转变为感伤文学。《桃花扇》、《长生殿》、《聊斋志异》是杰出的代表。

    《桃花扇》表面是爱情故事,其实是家国兴亡,并且表达出一种人生空幻感。我们来看全剧结尾处: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长生殿》的主题历来说法不一,爱情说,家国兴亡说,反清说等等。其实它的客观主题与《桃花扇》一样,都是人生空幻感。这是一种客观思潮和时代情感。比如纳兰词,作者本人是皇室近亲,却也是如此哀怨沉痛,表现出对生活的厌倦感伤。我们在中学的语文课本应该都学过这首词: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是一个表面繁荣而内里腐朽、毫无生气的时代。

    《聊斋志异》,表面写狐鬼幻想,却寄托孤愤、暗含批判。这些浪漫凄美的故事隐含着“悲以伤”的感伤情绪。

    总之,这些感伤文学多多少少带有现实批判意味,这也为下一阶段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乾隆时代,复古主义已经把整个生活弄得乌烟瘴气。明朝兴起的那些民主自由的伟大思想已成陈迹。“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这是一个多么毫无生气的时代。像戴震这样先进的思想家也只能以考据名世。最后,中国终于在十八世纪落后于欧洲了。

    《红楼梦》和《儒林外史》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主义作品。尤其是红楼梦,它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正如鲁迅所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它的深刻意蕴直到今天依然具有现实价值。它被后人不停的阅读评论争论,早已成为新的经典。今天,它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学问,红学。

    三十二、绘画与工艺

    与上面谈到的戏曲、文学一样,被文人士大夫垄断的绘画领域也经历了这样的思潮演变。

    以仇英为代表的院体青绿山水,以及吴派的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明四家,绘画题材接近世俗日常生活,笔法风流潇洒。比如仇英的《玉洞仙源图》,描绘的是文人雅士山中弹琴煮茶观泉的情景。

    仇英《玉洞仙源图》局部

    再看文徵明画的兰花,纤细柔美、意境悠远。

    《漪兰竹石卷》 局部

    稍晚的徐渭则以更突出的方式表现了这种浪漫思潮。他的画任意挥洒,意蕴万千。


    徐渭《墨葡萄》

    明亡之后,朱耷继承了徐渭的写意画法,寄情笔墨、造型奇特,表现出傲岸不驯、孤独悲伤的情感。


    朱耷《荷塘逸趣》


    朱耷《鱼》

    其作品被后人认为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石涛与朱耷一样,是锐意创新的绘画大师,一反当时复古、仿古的风气。他不仅有丰富的实践,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绘画理论。石涛的《画语录》也成了这一时期的标准美学著作。


    石涛山水

    其后是扬州八怪等人,他们继承写意这一传统,将笔墨情趣变成绘画的重心,突出作者的个性感受。

    另外,明清工艺品也值得一说。瓷器(China)历来是中国工艺的代表。明清瓷器、铜质珐琅、明代家具、刺绣纺织,可类比于欧洲洛可可式的繁缛富丽。

    总之,它们都是指向近代资本主义,或者说,他们都是指向现代的。


    明清家具

    清朝流行复古主义,为什么这里重点介绍的画家却是敢于创新、富有个性的?翻阅资料,好好欣赏一下他们的作品。


    明清瓷器

    思考与讨论:

    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些元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包括《古今奇观》、《西厢记》、《西游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聊斋志异》、《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你尝试过阅读这类作品吗?你最喜欢哪本?为什么?如果你还没有阅读过,试着找你最感兴趣的一本来读一读吧。

    结语

    通过阅读李泽厚老师的《美的历程》,匆匆浏览了中国古典文艺的历程。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实在只能看一个大概。

    我们试图梳理出艺术发展的规律。但艺术的发展有规律可循吗?历史现实往往是复杂的多样的,什么情况都可能出现。但这并不代表没有客观规律,而是告诫我们不要简单化地理解、运用规律。只要我们还相信人类是向前发展的。

    在和平繁荣的年代,建筑工艺可能更发达。在动乱变革的年代,文艺哲学可能更发达。

    过往的艺术杰作依然感染着我们。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杰作,是以往杰作不可代替的,尤其是我们这个处在重大变革转型时期的时代也是这样。所以,不要厚古薄今、贵远贱近。这是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我们需要好好学习古人,但也要有我们当代人的自信。我们之所以是中国人,也因为我们的身上积淀了中国古人的东西。这种历史积淀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因人而异、或多或少。这种历史积淀形成了我们这个民族固有的一些共同心理结构,共同塑造了我们的人性。这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所在。哪些地方需要剔除、改进、继承、发扬,这是需要仔细研究的。

    人性不是神性,也不是兽性。人不是神,也不是兽。人性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文化塑造着人性。美作为感性与理性的结合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积淀的产物。我们进行这样的美的历程,意义就在于重塑健全我们的人性。艺术,使人性更美好。

    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回顾历史,是为了看清现实、预见未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的历程》读书笔记(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qo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