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花了不到两个小时看完了一本书:《简单就好,生活可以很德国》。
说实话,是书名和推荐语吸引我买了这本书。看完之后,说上当受骗的话,也太言重了,只是觉得那些推荐语都没有把话说透。他们说了一部分事实,让读者脑补了那些自己想知道但是书中并没有的东西(好吧,是我想多了)。
不过我想这是编辑的套路,作者的文字还是很有诚意的。只是通过改变细节就可以过上从容优雅的生活几乎没有可能。
这本书给我们的启发,更多地在于让我们看到,其他人是如何优雅生活的。
1. 4点半起床
你没看错,这就是作者多年来的习惯。
一直以来,我认为“早起”作为一个keystone habit可以改变我的生活。但是我所设想的早起,顶多五点半而已。
克服了惰性,终于“早早”起床之后,锻炼半小时,洗漱,然后,娃醒了,早晨还是像打仗一样,一天并没有因此多出多少时间,还很可能因为少睡了一小时,工作的时候精力欠佳。这样的结果实在让我没有什么激情坚持早起。
但如果再早一个小时,那么多出来的时间,就变得可观了——除了必须的锻炼,就有时间实现梦想了。说到底,还是得让梦想叫醒自己。
2. 家庭主妇的居家习惯
书中有很多做家务的细节,这让我想起此前看过的《居家收纳1000例》,也是日本人写的。那本书看完了之后,除了羡慕作者生活的精致,也感慨那恐怕是全职家庭主妇的选修课,职场妈妈人真的很难做到。
不是推脱或者懒惰,我们得算清楚一笔账:是把衬衫烫得笔挺才能出门,还是穿休闲装省去一部分的家务?是坚持每天把厨房收拾得一尘不染,还是平日维持、定期打扫以节省些体力陪伴家人……当然,所有极端之外,还有很多的中间选择,比如请家政代劳、外出用餐等等,关键是你心中是不是有一个算盘,这是不是你的主动选择。
最糟糕的状态是,羡慕人家整洁的环境,又不肯花心思、动手去创造。
想明白这些之后,我就不再看别人是怎么收拾家务了。
3. 工作时工作,休息时休息
很多人把家庭和工作对立起来,也有人把工作带回家。而本书的作者说,设计一个启动和结束的仪式,把工作从家庭生活中独立出来。
优雅的生活离不开强大的内心。坚持自己的节拍,并不为外力扭曲,真的不易。有时候看到这样的文字,难免存疑:不是因为他们条件优渥才表现优雅么?可是年齿渐长,慢慢明白,那些优雅的人把工作变成了兴趣,把诗写进了生活。
读这本书的时候,同时在看阳志平老师的文章,颇受启发。
阳老师建议年轻人保持自己的节奏,简单的节奏,不因为外部诱惑、压力、或者内在情绪而破坏自己的节奏。这两段文字极精彩,分享给你:
在时间迷宫中穿梭,你越是采取单一的时间节奏,越是更容易在时空洪流中存在。如果你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甚至一辈子都保持一个简单的时钟,你更容易获得时间的恩赐,甚至可能永垂不朽,抵达时光之河的彼岸。
反之,如果你经常因为外界压力或者奖赏,放弃自己的节奏,那么更容易迷失在时间迷宫中。比如,谁发的工资高你就去哪一个公司;回到家或者周末休息时,你再来采取兴趣驱动,这样你不断在不同时间节拍中切换,你将消耗越来越大的心力。结果既得不到金钱,也得不到兴趣。最可怕的是,到了四十岁时,你发现你的时间不属于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