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啄木鸟的卓
用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的话说,就是“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甚至达到了苦闷的地步。鲁迅先生曾翻译过日本文艺家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指出,苦闷是文艺创作的灵感源泉(大意)。但对我,却像是一种拦腰截断的扼杀。“批评风波”之后我已陷入沉寂,“抄袭事件”之后更让人觉得荒谬。于是,我几乎失去了写作的热情。
在我看来,写作不仅仅是写作这个行为本身(闭门造车自会固步自封),还应该包括写作的交流、友文的相知以及共同的成长。但我片面地理解的写作,我忽视了它还包括的文人的相轻、一碰就碎的玻璃心以及沾沾自喜的抄袭。我脆弱的玻璃心受伤了,蜷缩在暗夜里不断地品尝苦闷,是什么让写作变得如此不愉悦了呢?
我们对写作产生恐惧了吗?
我恐惧了,所以,我退缩了,似乎逐渐变得犬儒起来。不再去“批评”写作者的不足,丧失了交流的热情,用仅存的一点心情去和文学院的小伙伴们分享。是他们当初的真心,促成了出发,我必须完成下去。但,很明显,有些小伙伴掉队了,也失去当初的“热情”。这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的分享过于无聊无用。幸好,还有一些人受我的蛊惑,听我的忽悠。但,我真的不敢保证,这分享能药到病除。
所以,我也像宽容自己,宽容了许多放弃了的小伙伴。
文学是一件苦差事。我也终于明白了阿来说的“文学的交流在于文本”。一切想说的话都在我写的文字中了,里面有我的性格,有我的爱好,有我的品味,还有我的人生。
来来去去,无非是一场旅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