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今日摘录

今日摘录

作者: 点亮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21-02-04 23:54 被阅读0次

    每天坚持与孩子进行古诗文诵读打卡,每每这种时候,自己总先沉浸其中,感叹于其精炼、传神、美妙、深刻,回想自己小时候学古诗文其实也是不明就里的,而今陪娃学之才真正开始体会到中华文化在古诗文方面的瑰丽无比。

    想到之前读余秋雨老师的《中华文化课》,里面所写的关于唐诗,特别精彩,今天摘录到这里,让自己再细细品味一番,好好学习:

    一位日本教授对我说:本来更喜欢杜甫,但是领略了三峡和整条长江之后,就更理解李白了。这山水,只有他这样的气势才配得上。

    我对他们表示感谢。我想,每个中国人都有这种感谢的资格,因为我们身上都有唐诗的DNA。
    说到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唐诗的文化基因,忍不住又想为大家读一段我多年前写的一篇散文。我在前面反对年轻人过度地背诵唐诗,但是对于最优秀的那些唐诗来说,确实应该让它们成为我们的终身伴侣。它们既实现了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又实现了我们自己的“中国身份”
    下面就是我写的一段散文:
    生为中国人,一辈子要承受数不尽的苦恼、愤怒和无聊。但是,有几个因素使我不忍离开,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其中一个,就是唐诗。
    这种说法可能得不到太多认同。不少朋友会说:“到了国外仍然可以读唐诗啊,而且,别的国家也有很多好诗!
    因此,我必须对这件事情多说几句。
    我心中的唐诗,是一种整体存在。存在于“羌笛孤城”里,存在于“黄河白云”间,存在于“空山新雨”后,存在于“浔阳秋瑟”中。
    有时在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月落乌啼”、“独钓寒江”那样的情景,让我们产生联想,但是,那种依附于整体审美文化的神秘诗境却不存在。这就像在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或一位酷似自己祖母的老人,虽有一时的喜悦,但略加端详却深感失落。失落了什么?失落了与生命紧紧相连的全部呼应关系,失落了使自己成为自己的那份真实。
    我们的“自己”,由于有唐诗参加了组建,因此又能够一次次被唐诗扣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日摘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zi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