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
先来摘抄,复习下书。
1.资产已经多到可以自我增值,就像种树,你年复一年地浇灌它,终于有一天它不再需要你的照料了。它的根已经长得足够深,你现在可以开始享受它带给你的阴凉了。(喜欢树这种比喻)
2.富人获得资产,而穷人和中产阶级获得负债,只不过他们以为那些负债就是资产。
3.资产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
负债是把钱从你口袋里取走的东西。
4.对很多人来说在公众面前讲话比死还可怕。精神病学认为,害怕在公众面前说话是因为害怕被排斥、害怕冒尖、害怕被批评、害怕被嘲笑、害怕被别人所不容。简言之,是害怕与别人不同。这种心理阻碍了人们去想新办法来解决问题。
5.【大多数人热衷于“稳定”是出于恐惧】。
6.胆小的投资者总是亦步亦趋地跟在众人后面,当欲望驱使他们终于冒险投资时,精明的投资者早就已经获利退出了。明智的投资者往往会购买一项不被大众看好的投资,他们懂得利润在购买时就已确定,而不是在出售时获得的,他们会耐心地等待投资的增值。
7.这本书的真正目的是要告诉你:【有胆量不随大溜才能致富。你也许并不软弱,但一旦涉及金钱,往往会变得怯懦】。
这本书对我启发挺大的,刚好也得益于朋友组织的“富爸爸现金流游戏”(游戏感悟可以看这篇文章
http://www.jianshu.com/p/96a830dae6e4
),再结合最近身边的事情,产生不少的思考和联想。
我按时间顺序写下这段时间认知的升级和变化。
1.【对很多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并不客观】
首先在玩富爸爸现金流游戏的时候,我发现了第一个问题:
我之前抗拒买房,不喜欢炒房人,觉得他们这种方式不劳而获,都是在做一些“虚”的事情。对于社会新闻说的,很多创业老板可能多年创业都不如买一套房子赚的多,我觉得炒房的人这种收益不应该持续,而我也不想走他们这种路。
随后在游戏里面,为了实现财务自由,我发现炒股或者其他的投资产品与房子相比,因为房地产是加了几倍的杠杆,在投资里面相比没有加杠杆的股票基金,收益率相差好几倍甚至好几十倍。所以我买了很多房子,最后实现财务自由。从这个游戏里面,我发现原来我对投资房地产的抗拒其实是非常主观的想法。可能是出于自己“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或者是出于从小到大学校的教育——自己好好复习,自己好好考试,不能“投机取巧”。所以最后我抗拒投资房地产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我觉得认认真真把事做好才是“正确”的路。这就是我认知的局限,因为主观情绪、思想固化导致的认知局限。
2.【我自认为的与众不同可能在现实中只是一小步】
在游戏中我开始思考身边的朋友,这里就出现了第二个问题:
我有一个朋友A,他没什么理财的想法,钱都是存着没动,去年因为准备结婚在广州买了房子,30万的首付到今年房子已经涨了80万了,也就是年收益率接近300%,而且是30万的本金。
而我有另外两个朋友B和C(其实还可以把我算在内),我们“很关注”理财,我们买基金、买股票、买P2P等等。但是可能这几年的收益跟朋友A相比,相差个几十倍。
我这才发现我们自认为的“很关注理财,很有投资想法”的做法,其实远远不够,或者说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尽力、那么好。可能在我们想象中,朋友A是40分,我们是90分。但是实际可能是他是40分,我们是45分。前面还有很长的发展空间,但是我们还是被认知局限着。自我感觉良好,我们并没有更深刻的去思考如何投资这件事情,只是稍往前一脚就觉得自己挺不错的了。
3.从上面两点出发,我开始结合书本提到的几点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我产生了第三个问题:
除了理财这个事情,身边是不是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情?——我们自认为做的很好,其实远远不够?我们总是被思维局限着,不愿意尝试很多事情,但是其实都是主观的想法?
察觉认知局限和突破:这里我发现了有好几个事情就是这样:
a.在工作过程中有很多赚钱的机会,之前也看到其他同行是这样操作的,但是我没有做,我身边的朋友也没有做,为什么?因为我主观上觉得“这不是我风格”;
b.朋友跟我们讲过其他朋友通过多家公司走账去申请国家技术资金,我听了很不屑,觉得这种是搞“虚”的事情,“不是我的风格”,所以我不去做;
c.如果房地产真的是个好的项目,那我们其实现在就可以拿一笔小钱去二三线城市再投资一套房产,但是很可能我意识到房地产是项好的投资,但是我还是没有去做;
d.对于创业,我总觉得我和其他小伙伴都走在别人前面,我们在“努力”的做一些事情,但是实际只是我自认为的而已。我自认为自己用富人思维在处理一些事情了,但是其实我依旧还是穷人思维,只是比其他的穷人好一点而已,但是还是穷人。
站在这个角度去看,原来有好多好多在我们认知里面觉得合理的事情,在外部视角来看,只是局内人的主观感觉而已,例如你在身边可能还会看到:
a.大家说需要理财,我可能说“我没本金”,所以我不愿意尝试;
b.大家说需要看书,我可能说“我没时间”,所以我不愿意尝试;
c.看到别人加几倍杠杆做金融投资,我可能觉得人家疯了;
d.当别人在借钱做生意的时候,我会觉得这种人太危险了,不能借钱给他;
e.当别人说打工没有出路,要自己出来的时候创业时,我觉得我就喜欢安稳,我没太多的追求;
f.当别人旧房拆迁的时候,有人在拼命加盖房子赚取更多的补偿金的时候,我可能会觉得这些人疯了,希望他最好一分钱都拿不到,或者被惩罚。
对吧?我们很多时候都选择评价,而不是思考有没有道理或者机会。我们喜欢说“我觉得怎么怎么样”,但是我们有没有这样想过,
a.让朋友告诉我理财有什么好处,然后仔细评估;
b.让朋友告诉我看书有什么好处,然后仔细评估;
c.看看朋友加几倍的杠杆在做的金融投资,是不是有预期到的收益?是不是个好的项目?
d.看看借钱的朋友是做什么生意,能否在他危急的时候,通过资金换取他公司的股权?
e.仔细评估下自己打工的工作和收入是否可以满足自己实现人生的目标?即使这个目标只是安稳的过生活?
f.看看这种加盖房子赚取收益风险有多大,然后能投钱一起搞?
【我们习惯了,习惯了在自己的认知里面“游玩”】,像个游泳池,这里水温合适,即使水质不怎么样,但是我游了这么多年也没事。但是我要意识到旁边还有其他游泳池,甚至还有个湖泊,那里的水质怎么样?那里的水温怎样?那里有没有不喜欢的人?那里可以游泳吗?。【我需要察觉到认知之外的事情存在,还需要能够接受和学习它们,这对很多人来说是痛苦的】。
认知的突破,我觉得需要具备3个条件,就跟之前写的一个足够聪明的人主要具备的条件一样:
a.他能有足够的智商和情商或者是勤奋努力去察觉到自己认知的局限;
b.他能有足够的安全感去接受这些新的认知的冲击和挑战,而不是被无谓的自尊或者主观情绪束缚着;
c.他能有足够的执行力去执行新的认知。
4.我还是想再谈谈上面的三点。因为刚跟好朋友聊聊一个投资理财的事情的时候,他说他不在行,所以给他的信息他也不愿意多关注。我在想,这是卡在哪呢?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
a.懒惰,面对复杂的问题懒于思考,希望可以通过简单的条件来做决定。甚至可能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属于卡在第一点;
b.考虑问题不是出于客观的效益,即不是思考这件事情对我是否有帮助,而是夹杂很多主观情绪进来,例如:“这不是我风格”;“我不喜欢你那一套”;“我有我的方法”;“这样做可能对你有好处”;深层次“我听了你的,就要按你的这种思考方法来,在你这种思考方式之下我和你相比一定处于劣势,变成你在教我,但是如果我用我的方法,我就是“我的世界的第一”;“我在你的领域里无法超越你,那我就另辟蹊径”,这样会有更高的成就感和安全感”。属于卡在第二点,“自我”比客观的收益更加重要。就像这篇文章最开始摘抄的4 5 6 7点。
其实对整个社会来讲,这是好事,因为这种人性的懒惰和不愿意改变,是维护整个公司、社会、国家稳定的很重要的基石。【对于个人来讲,这还是人与人拉开差距的方法。】如果大家都学习、都看书、都变聪明厉害了,谁在工厂当工人?谁提供社会运转所需要的基础服务呢?
5.在认知突破和更多的方面,我有了一个新的思考模型。以前我对于很多事情的思考,都是“有”或者“没有”。例如朋友A没有关注理财、朋友B、C有关注理财;我有关注创业,但是很多人还在打工;我突破了认知、但是别人没有突破认识等等。我觉得这个模型需要修改下,应该变成阶梯式。它不是一个门槛,跨过了就完成了,而是一个楼梯,我们可以不停的往上爬:在突破一个认知的时候,又可以突破下一个认知;在关注一个理财产品的时候,又可以尝试更好的理财产品;我迈出第一步实现自己目标的时候,自己能否再迈出更多的步伐?;在尝试用富人思维思考的时候,能否在更多的事情上面去使用富人思维?
6.对于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的思考,我记得书中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我没有划线,但是我仍清楚的记得,作者说:“我没有见过投资不亏损的富人,但是我却见过很多从没有亏损过的穷人”。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也是我察觉自己还在穷人思维的很关键的一句话,即使我在做很多事情感觉比其他人想得更多,但是我依旧没有逃离穷人思维的束缚,那就是——尽可能追求安全,不愿冒太大的风险。其实愿意冒风险,也是40分和50分的差距。
规避风险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错就错在穷人思维会让我们主观上认为收益大或者收益模糊的事情都是高风险的事情,而实际这种事情并不能一概而论,我尝试将很多高风险的事情,例如全职创业、杠杆投资买房、杠杆投资炒股等事情思考了一遍,其实这些高收益的事情都可以想办法尽可能减少风险,实际的风险可能比我们主观的想法要少得多。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穷人思维,觉得这是有风险的,我不去做。那可能就失去了很多成为富人的机会。
7.这又让我联想到最后一个问题,为何偏执狂才能成功?我见过一些富人,情商并不是很高,或者很冲动,但是他们都做出了一番事业。我觉得这种“富人”身上应该是有可以学习的和富人思维一样的东西,我们应该可以学习他的成功的“优”点,而摒弃他们身上的“缺”点。(加双引号是因为有些我们自认为的缺点可能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有些我们自认为的优点可能是阻碍成功的缺点)。
最后我觉得他们身上可能也没什么优点,但是【和普通人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去做了】。即使他们处事能力、判断能力还比一般人弱,但是他们去做的过程中可能又接触了很多新的机会,所以慢慢成功了。
那我们能否这样做?
在遇到一些事情可能有风险的时候,如果风险并不是显而易见,或者风险和收益都很模糊的时候,那我们能不能先订个目标,就是【我一定要去做这件事情!然后我再反过来准备和尽可能的规避风险】。而不是像穷人思维一样,我先准备和规避风险,等到合适了再开始做。我自己尝试了用这个思想去思考工作、生活的一些事情,确实会有很大的变化。因为目标和时间点一下子明确了,而不再是遥遥无期的一个设想。有时候这样逼逼自己,人生就多了更多的可能。
这本书对我最主要的还是对好几个方面的认知的突破,这里写了很多个人的想法,主要是对自己最近思考的总结和记录,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后想感谢“内心的自我”也是“潜意识的自我”,他摆脱了童年缺乏安全感的状态,在我学习和接触更多新事物的时候,他不会跳出来说“不行,我是怎么怎么样的”,而是安安静静的聆听新的信息,而且在客观上分析出新的思想,如果新的思想否定了原来的自我,他并没有抗拒,反而是开心,因为他又变得更强大了,他又成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