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创造一种助益性关系?回答罗杰斯十问的尝试(下)

如何创造一种助益性关系?回答罗杰斯十问的尝试(下)

作者: 花团与芥末 | 来源:发表于2019-06-24 23:06 被阅读0次

    5、在我自己的内心深处,我是否足够安全,从而允许他人独立于我而存在?我是否能允许他人成为他的真正自我?无论他诚实或奸诈,幼稚或成熟,悲观绝望或骄傲自大,我都能够给他生存的自由吗?也许,我觉得他应该听从我的建议,保持对我的依赖状态,或照我的样子塑造他自己?

    当我看到这一连串的提问时,我率先想到的是父母对于子女的不允许。父母任性的将子女视为自己生命的一个延展,期待子女去实现他们未完成的愿望。于是父母过多的将自己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成绩优秀名列前茅,给孩子报一堆的兴趣班补习班。美其名曰是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能够有个好的未来,实际上他们在用孩子的时间去补足那些让他们感觉到遗憾的岁月。

    实际上这样的父母,并未真正的看到孩子本身。他们看到的更多,是过去那个也许委屈也许求而不得的自己。

    而后我所想到的,是在我平时与人相处,尤其是工作中,我会试图去改变别人的想法、工作思路。甚至我经常会有种,你怎么能这样想?的念头出现。

    也就是说,我对于这个人是不接纳的,我在试图用我的框架去套对方,我希望他能够按照我的思路稳稳妥妥的“正正确确”的走一遍,中间不要出任何差错。

    当我有这个念头的时候,我就将自己置于了一个更高的更具有操控权力的地位之上。而无法去接纳对方按照他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去走(当然我觉得在工作中,有时候这是有必要的,因为对我而言的很多过往经验能帮助我们的项目更快且高效的执行)。

    但在另一方面,在项目情境之外,有时候我试图去影响对方,尝试去让对方按照我的思维框架去行动思考的时候,我就会陷入到一种类似人机对话的死循环中,我们完全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去交流。我尝试让他往我认为正确的思路上引导,他陷入到他的无限闭合loop中,完全无法沟通。

    这其中,就有我很多的不允许。

    在这里想要推荐一部电影《狗十三》,钝刀子割肉的疼。

    还有一个感受是想到在课堂上老师讲的,做咨询并不是要将你对面的正方形修整成跟你一样的三角形,而是首先接纳对方是正方形这一点,然后从正方形出发,跟来访者一起去探索身为一个正方形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

    如其所是。

    6、我是否能够让自己完全进入他人的情感和个人意义的世界,而且做到设身处地、见其所见?我是否能够完全进入他人的私人世界,而丝毫都不想进行评价和判断?我是否能够做到十分敏感,在他的世界里行动自如,而不会践踏在他看来非常珍贵的意义?我是否能够准确地意识并捕捉他的经验的意义,不仅仅是当事人已经明白意识到的,还有那些隐含不显、朦胧隐晦甚至以为是混乱无序的经验意义?我是否能够无限制地扩展我的理解的范围?

    对现在的我而言这有点艰难。我都不确定能否允许让我自己完全的进入到自己的内在世界而不做任何的评判。

    我如何能够尝试,不用我的过往经历、经验去框架和定义别人,如何不去试图去用第一反应给别人贴标签。

    我能否在关系中,让自己彻底的成为一块映照来访者情绪感受的空白屏幕?

    依然让我想到了在家庭关系中,当父母对子女的某一方面感到失望时,他们会将这种情绪迁移到自己对子女各个方面的评价上。这种先入为主的否定,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非常毁灭性的的打击。

    而能够为孩子去营造一个完全抱持共情的环境,不用自己的过往经历去框束孩子,允许孩子的特殊性慢慢展现出来,允许孩子不非要准确理性,允许孩子的攻击性和无序感,这种父母给予孩子的抱持和自由度对于孩子的成长,必然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7、我是否能接纳他人呈现给我的方方面面?我是否能够真切感受他的自我?我是否能够传达这种真切感受的态度?也许,我只能有条件地感受他,接纳他的情感一部分,而暗中或公开地拒绝他情感的另一部分?

    啊,这种追问着自己能否接纳的一个个问题,对此刻的我产生了一种压迫感。

    当我是一个咨询师的时候,我就要去接纳他人的各方面,去接纳他的全部情感吗?我就不能有我的情绪和感受以及做出的反应吗?

    当我无法去完全接纳,可是我可以足够坦诚且不带敌意的去表达这一点的时候,是否这种自我暴露本身也是咨询关系的一个契机呢?

    8、在关系中我是否能够足够敏感,从而使对方不会把我的行为当成一种威胁?

    这依然是一个去无限靠近的努力方向呀。我对于语义学很感兴趣。在很多时候,当我们在用语言进行沟通表达时,我们所用的词汇、语气、甚至连接词都能够反映出我们的思维框架。

    悲观的、积极的、在问题中走不出来的、结果导向的、否定一切的、混乱迷茫的·····

    我们的语言背后,同行为一样,依然是我们过往的经历、创伤、养育环境、文化等等错综复杂交互而成。

    所以,有时候对于咨询师而言并不严重的一个词,对来访者而言仿佛受到了侮辱/指责;一个咨询师无心的动作,就会引起来访者内心的轩然大波。

    因为人理解这个世界,就是带着过往全部自我的主观投射啊。

    所以,我个人认为在咨询的最开始,咨询师其实很难避免不去以自己的个人特质而给来访者造成困扰或者积极的暗示。

    这里就有一个咨访双方匹配度的问题。

    另一方面,咨询师能否在咨询之前就彻底的清空自己脑中的知识、技能、定义概念,当他坐在那里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用自己的生命去陪伴来访者,就在此时此地,不在过去不在未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9、我是否能够使他完全避免外在评价的威胁?

    非常奇妙,合理情绪疗法的埃利斯老爷子写了一本书叫《无条件接纳自己》,其中用了14条来证明人为何无需在意外在的评价,或者说为何评价本身对人是没有意义的。

    在这本书里,他还花了一章的篇幅来逐条反驳了罗杰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或者说,他认为罗杰斯说的都对,但这些better的做法,没有完全做到,也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我从小深受外在评价之苦。但不是负面的,而是正面的。

    当一个人一直被家人、老师、朋友夸奖聪明时,她就很难从云端上下来,更难以接受现在平庸的自己啊。

    是否这就意味着批评和夸奖都是不能做的呢?

    其实也不是,我们不要从人的角度上去夸奖/批评,我们可以尝试去从她所做的这件事情的思路、某个细节以及努力的过程上去夸奖/批评。也就是将之落实在细节上,而非是宽泛的个人身上。

    10、我能够真正与一个他人平等对话吗?

    即使我认为自己已经很平和了,但在某些细枝末节中,我依然能够觉察到,我渴望作为一个权威一个受人尊敬一个无法驳斥的形象而存在。

    而当我有这种渴望时,我就无法将自己放平,去真正的同他人平等的对话。

    而这份渴望背后所蕴藏的情结,正式我需要在自己的咨询和成长中需要去处理的部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创造一种助益性关系?回答罗杰斯十问的尝试(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aa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