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邀参加好朋友婚礼,应该是一件欢乐、值得祝贺的事。不过若是收到一位根本不熟朋友的红色炸弹,多数人应该都不会出席。有台湾网友在脸书上分享了自己学妹所遇到的事情。网友表示,该名学妹受邀参加一位许多年没联络同学的婚礼。学妹起初以没空回复,没想到之后却收到对方告知要收礼金的信息,令学妹相当傻眼。(中新网9月10日讯)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崇尚礼仪,礼尚往来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美德。所以有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古训,作为同窗好友在其大喜之日,受邀参加婚礼应该是件好事,以此体现同学之间纯洁的情谊和友情,体现同学之间礼尚往来的相互尊重和信任。而不能冠冕堂皇地向同学“索要礼金”,这就让纯洁神圣的同学情谊变味,让礼尚往来的同学间的相互信任和尊重大打折扣,纯洁的同窗情谊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来代替?这样做伤的岂止是纯洁的同学情谊,伤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伤的是做人的道德尊严。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作为同学对于自己的盛情邀请出于礼节、尊重和面子肯定会有表示,如果不表示,只能说明其不懂人情世故,不懂礼尚往来,不懂得如何做人而已,理亏的是别人;但张口索要礼金,就说明自己不懂得如何做人,不懂得情义重要,不懂得礼尚往来,不能宽容理解别人,缺乏修养和道德;或许别人是有特殊原因不能来,或许别人会事后弥补这份珍贵的同学情。他不仁,难道你就该不义吗?常言道:“君子之交甘若醴,小人之交淡如水。”就说明交友的基本原则,要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古人交友之道讲究“诚信、侠义、知心、包容”等,正是今人之所缺,众多“背信弃义”的事例不计其数。古代著名的鸡黍之约、生死之交、管鲍之交就是古人交友的典型和有益借鉴。我们应该从中汲取营养,吸取教训,切莫受金钱蛊惑,受利益蒙蔽,而让珍贵的同学朋友情谊遭受不必要的重创,这不仅伤的是同学朋友间的纯洁的友谊,而且是对公俗良序的伤害,是对立身做人的诚信道德的极大伤害。短信索礼让纯洁的友情蒙上铜臭的阴影,让朋友间的友情黯然失色,也让同学朋友间的诚信顿失,道德无光,尊严扫地,形象受辱,是极不可取的不义之举。
著名的歌曲《永远是朋友》中写道:“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以诚相见,心诚则灵,让我们从此是朋友;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春常留,以心相许,心灵想通,让我们永远是朋友。”千里难寻是朋友,千金难买是朋友。可见,交友不易,毁友容易,作为朋友要以诚相见、以心相许,更不能以金钱衡量和代替朋友间的信任和友谊,我们应该从“短信索礼”事件中吸取教训,再不能让朋友间“索礼”戾气蔓延,悲剧重演。(王志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