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很喜欢这样一段话: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但是我更愿意改成“出走十年,归来仍是少年。”最近大部分媒体头条除了十九大之外,更多的报道八零后已经开始步入中年。或许中年危机很可怕,而你的家庭、工作环境以及生活圈子都是中年危机群体的哀声的气息,那才是最可怕。而我很幸运,因为这一次班级体能测试让我重新活的和少年一样的感觉。
一
对于媒体报道我不禁惊慌失措,觉得自己三十岁才刚刚起步,好多事情没有做,好多书还没看,好多人生和地方都没有去过。整个人瞬间就崩塌了。何况这一天(10月27日)就是我班级的学生进行着体能测试,瞬间忙碌冲淡了我的忧伤。
当早晨进行完跳远、仰卧起坐的测试之后,把长跑放在了下午;所以在吃午饭的时候,有一个一班的学生要和我进行五十米短跑,他和我打赌要是他输了,上语文课就不再说话了。刚开始我有所纠结,害怕的不仅仅是输掉比赛,而是闪了我的老腰。比起比赛的结果,我更恐惧的是整个身体器官的退化,整个人生状态的下滑。因为不服老都不行。
当然结果是我赢了,这个学生心服口服,周围的学生给我这个老师竖起了大拇指;自从月考成绩出来后,学生之间就传出我教书能力的问题,这对我的影响很大。
所以能让学生有佩服一点,我也算是有所欣慰。我觉得自己活出了少年般的感觉。
什么是真正的少年,除了开头写的那句话,在知乎软件上,关于这个话题讨论已经过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印象深刻:人们以为的少年心,是想做就做,想爱就爱,想去闯就去闯,世界在他们眼里何其简单,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谁都拦不住他们为了真爱抢新娘,为了义气蹲班房,在少年人和他的梦想之间,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三千刀山双足踩,万顷火海一苇渡,命运敢怼他,他就要操命运老妈。
或许这段话充满了争议,但是我觉得少年就应该有一股冲劲,但是应该是正能量的事情;就像我时常上课给学生讲的很多名言名句也很适合坏人做的事情。比如有志者,事竟成。那一个小偷看了也会有启迪,就天天踩点,趁主人不在家,所以溜进得手。所以人这一辈子,懂得很多人道理,依然过得不好这一生,是因为你把道理用在不恰当的事情了。
我进入教师的队伍是2014年2月17日,这一个时间,我记忆深刻,我这一生脑子不太好使,但是唯独对于特定时间,却记忆深刻,所以我会每天在朋友圈发送历史上的今天。
我和这一届七年级的少年很有缘分,因为我和他们都一样都是从小学走出来的。我怀念小学那段时光,因为那段时光让我很惬意,也很享受,除了不紧不慢的课程,就是享受和不到十个男孩子在小的人工草坪踢球。
那种状态和气氛,让我实在拿不出真本事和孩子踢球,但是我又不愿意一招一式给学生上足球课;或许我不会专业出身,没有系统的足球训练课。
所以我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读书和写作上,但是这样的漫长的写作,真的耗费我的身体,所以我必须活的和村上春树一样,边跑步边写作;可惜没有周围环境的刺激,我的跑步始终跑不出来。
家里的跑步机已经买了近三个月了,除了一次给卡卡示范动作之外,更多的是摆放在那里,已经布满灰尘。朋友圈的步数过万的次数屈指可数。
所以在享受了小学可以读书和写作的惬意时光之后,我更是在彷徨,我要是这样下去,就算读尽天下书如何;一个刚过三十岁,身体已经快速的步入中年。我一直吐槽自己我和中年已经差一个更年期了。
所以我多么的期望自己可以换一个环境,和那些少年,一块来运动,让自己的身体器官彻底激活起来,要不然真的要恢复出厂设置了。
所以在2017年的暑假之后,我来到了初中,我从开始的一切忙乱不适应,到如今和学生一块跑步,一块锻炼身体,我不再那么劳累,依然可以每天写文章和码子,工作和生活状态慢慢步入新的阶段和活力。
开学初,语文课有一篇,我很喜欢的作家史铁生的文章《秋天的怀念》;除了这篇文章之外,我也着力给学生讲史铁生坐着轮椅,以超人的毅力写完《我与地坛》;可惜这本书,史铁生没等到出版,他就已经去世了。
我很喜欢这本书,这本书史铁生写过这样一个人,经常来史铁生文中的这个地坛公园,经历过文革的摧残,并没有影响他长跑的爱好,每次跑步都要平均两万米,相当于地坛园子的十圈;
跑一圈都会和史铁生打招呼;在每年的环城比赛中,他的成绩一年比一年好,最后一次参加环城赛,他以三十八岁的年龄得了第一名,并破了记录。有一位专业队的教练说:“我要是十年前发现你就好了。”这个人笑而不语,只是简单把事情给史铁生复述了一遍。
我喜欢这个在《我与地坛》没有名字的人;我欣赏他那经历文革摧残却依然以三十八岁的运动员高龄,拿到第一并破了记录的精神;更羡慕他那如少年般看待成绩的云淡风轻的态度。
二
2007年7月是我大学毕业的时间,2017年7月,是我离开小学步入初中教学的年份;这些奔跑在操场上少年,让我回想起自己的上学时光,其实我不愿意给孩子上课,也不愿意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少年,所以我所带的三班总是七年级最乱最没有秩序的。
因为他们的乱和爱犯纪律的行为,很像我上初中的时光;我的初中时代是从1997年9月开始的,比他们上初中整整早了二十年了,那时他们还没有出生。我上初中成绩并不是好,所以后来也没有考上高中,所以学习这一点老师的确不是学生的榜样;
记得在初二的时候,学校举行运动会,自己不知什么原因竟然报了800米;1500米和3000米。当体育委员念出我的名字的时候,班级的女生都朝我投来惊讶神情和很长呀的声音。我那时是一个害羞的男孩子,看到女生朝我看来,难为情低下了头。
或许在学习上,班级的女生根本对于我没有印象,我这一次横空出世的姿态,着实把她们下了一大跳。当然运动会上,我毫无意外的都没有进入前三名;因为1500米和3000米都安排在一天上,我记得一天发生两件大事是在我的大学补考时期,因为两门课没有第二人挂,所以系里就让我两门一块考,那是在2005年,这个时间也是这些少年刚出生的年份。
当我跑完3000米的时候,我当时就累瘫了,我甚至都怀疑自己肯能会死亡,所以惊恐的我留下了不争气的眼泪。平时不太搭理我的女生们,这是纷纷围过来安慰我,说不就是比赛嘛,只要尽力了就好了。我这时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失败者,而是一个当红的小鲜肉,身边的女生就像在机场接我的粉丝,简直比获得第一名还骄傲。
那一刻,我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不是因为成绩好,不是因为运动会获得第一名多,而是自己敢于挑战自己,为班级的荣誉(其实自己是跑不动)而留下眼泪。我享受又想逃避这样的荣耀。
那时候我们崇拜的是张海迪和赖宁英雄少年人物,不管写什么作文,都会提出他们的名字;当然那些主角比如雷锋、白求恩以及张思德,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那时没有写出很出彩和满意的作文,也没有爱上和坚持住长跑。
直到我在少年的时候,看到人生第一部外国电影《阿甘正传》;对我触动很大。我喜欢阿甘为了心中的信仰,采取的方式就是不停的跑;所以整部电影主题:生命就是一场终有尽头的奔跑。有时候你不停的跑,不断的跑,没有休息,却改变了其它人的生活。可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跑,跑向哪里,哪里是终点,又哪里是尽头。或许人生和目标就没有尽头。
三
“老师,手机没电了。还没有拍完呢?”,当我一早都在给手机充电,没有还是拍照拍的没电了。此刻的我站在沙地的正中间,给三班的每个少年留下精彩的瞬间,他们面对竞技比赛,表现出了和平时上课不一样的态度,少了一些因为琐事的争执,而多了一些为对方呐喊加油的气势;少了在学习成绩你防我躲的心机,多了在长跑中为对方打气鼓劲的陪跑;少了小圈子搞孤立班级一些同学,多了一些做仰卧起坐为对方担忧的神情。
一次体能测试,我用手机留下了班级每个少年的精彩瞬间,就算这样,依然错失了很多美好的温暖的感人的瞬间。班级有一个男同学,成绩不算太好,身体也不是很好,按照学校的体能测试要求,他的身体肯定不能跑完,但是他依然坚持跑完了全程。
“刘老师,XXX哭了,要离开学校!”一个学生在刚参加完体能测试,就跑来给我说,我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赶紧跑到教室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把他叫到办公室之后,问他什么原因,他流着眼泪,情绪很激动的,说自己跑完五圈一千米,班里的同学说他只跑了四圈作弊。他不能忍受。我先是劝他没事的,就是一次体能测试,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
可这位同学少有的反驳我的观点,说:“我跑完五圈,凭什么说我只跑了四圈,我不服气。”我没有办法,只能把那个说他跑了四圈的同学叫过来,让他当面道歉,可是这个男孩也是很少有的不愿意,说自己就看见他跑了四圈,而且自己还是第一名,计分的老师都没有把他记成第一名。
我释然了,或许学习成绩少一分多一分,他们也不会有这么激烈的反应,因为这是体育运动,这是竞技比赛,他们是靠能力和身体的极限跑出来的成绩。
这些少年较真的精气神,再一次震撼了我。我们班有一对早恋的少年,我并没有过多的干涉,毕竟我上初中的时候,也有暗恋女孩的经历。甚至我还欣赏那些早恋的少年,这个女孩子超级喜欢鹿晗,这个男孩子学习成绩一般,甚至在全年级倒数,但是就会有女生喜欢这样男孩子。
在男孩子1000米跑步中,这个女生冲破世俗的眼光,一直陪跑在男孩子的身边,或许他们的早恋不会开花结果,但是在少年的年纪,有一个互相加油的对方,我觉得他们的初中时代比我的更圆满。
这个女生,我平时也喜欢和她谈心,她被我调到最后的位置,其实我内心不愿意,这样做,但是她依然在努力学习着,因为作业没有完成,被代课老师叫走训斥完之后,其他男孩子和女孩子,都是无所谓的态度,该怎么玩就怎么玩。看她会流下伤心的眼泪。她很爱学习,只是笨鸟飞不起来的感觉,所以一直越拼命越落后。对于恋爱,她会像喜欢鹿晗一样转入地下,因为我相信她告诉我那段话:“我不会真正的恋爱,那只是我们彼此促进学习的动力。”
关于这些少年的体能测试,我有好多话要说,可是不知道怎么说才能既符合学校的要求,也能写出学生喜欢的文体。我周末这两天一直纠结。
所以通过通过这次体能测试,除了让我活的像少年一样,我觉得七年级三班的少年们应该明白:在学校,大家都是平等相爱的,老师可以宠你,但是不会像家长一样伺候你。老师会关心呵护自己的学生,而学生也要更尊重自己的老师。因为尊重必须先于关心呵护,这样的班级才会充满爱和温暖。而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少年和步入中年的老师一样,在即将到来冬天的季节里,时刻都会温暖的如阳光少年。
��e1u�v�-��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