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 有鱼线上沙龙第二期 之后的整理(引用)与自己的一点感想。
主讲人:前腾讯手机qq PM 刘文超;前喜马拉雅fm PM 干田
1. 什么样的产品才算一个好产品
虽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人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但是门槛就在于你的判断是不是准确。决策没有绝对正误。
能解决问题,满足需求。能用再到好用。eg,12306。
容易有新交互的应用:天气、todo、日历。新浪天气通:早上的推送;iPhone自带:多端同步
好产品不等于一夜成名
满足公司目标、满足用户需求、前瞻性/实验性功能(收集用户潜在需求)
我很肤浅地觉得,一个产品有很多用户使用,就是一个好产品。具体点说,一个产品好用(一拿上手就能顺畅地使用)、好看(看脸的社会)、好玩(有幽默感的人更受欢迎),感觉就算是个好产品了。
2. 如何做好产品的版本规划
长远的规划、永远都不知道下一个版本是什么样子
想总比不想好,长期发展迭代路线、分支功能、用户留存/活跃提升、盈利模式
大的版本有创新 模块/功能/设计
重新设计首页/发现页/体系调整;持续的新鲜感,审美疲劳
避免不断累功能
首页改版,调整功能入口,弱化或突出
产品的规划,感觉是在产品出生的时候就该有的一个东西,可是做了3年多了,好像也没机会好好去规划过。因为来自各处的需求源源不断,好像一直在填坑。真正要规划起来,感觉是要第一版先发个最小可用版本,同时排好之后的功能优先级,分阶段发,每次给用户一点惊喜;功能差不多之后根据使用数据、用户反馈做优化,界面改版。
3. 在产品完善到什么程度推出产品比较好
人工代替后台快速验证;开发太长时间,玩法过时;主流程完善beta测试
早期,越快越好
最小可用性评判标准,没有产品缺失;做好用户反馈收集
完善度评判标准,功能扩展、拆分 视障人群体验
公司战略需求越快越好
个人喜好
最小可用
4. 在产品领域,如何判断一个产品优于另外一个产品
根据具体产品;服务类,更好,更便宜;电商,品类多、速物流快;社交,活跃度,玩法;工具,效率高;招聘,成功率高
并没有优于
差异化、同质化的比较
宏观外围:切入领域 用户群 用户基数 发展速度 内容基数 活跃情况 留存情况
内在围观:用户覆盖 qar交集内容是否有交集 重复率 操作层级 更新速度 版本迭代
动态的观察
感觉跟如何评价一个产品是好产品类似。
5. 国内外有设计感的app
sunmao、重视觉
奇妙清单、evernote
记账:timi记账,没有多余功能,tab少,功能刚刚好
什么值得买:网友晒单、消费决策
果库、豆瓣东西:推荐
same:小众 有特色
蝉游记
推荐PM:纯银 kentzhu
每个阶段的不同的设计理念
不同国家 日本,超大字体
无边框式设计 小屏幕,页面空间利用率 多图app
跨界 工业设计
有几个应用只是因为他们长得好看,虽然都不用,可是还是都没卸载,专门建了个“颜值高”都文件夹。比如词Ci、花儿、Peek ...
很多时候会觉得道理我都懂 ...
可是还是说不出一套一套,执行的时候也会有点没有方向 ...
一点一点积累吧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