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艺术的随想

对艺术的随想

作者: 贫僧法号铲屎 | 来源:发表于2020-10-02 17:56 被阅读0次

给客人送东西,偶尔听到叮叮综综的琴声,支离破碎的音符,杂乱得听不出什么曲子。

上海人的家长让孩子练琴,通常只是想增长他们一点艺术气质,或是考个证书,给未来的升学以助力。

小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吃苦,他们只知道,父母只会对自己好,父母对自己做的事,一定是对自己好。

艺术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对人而言,让人爱的,就是好艺术。

木心说,艺术家能以自身的快乐来证明世俗的快乐不是万能的。

但是许多人正在做的,是试图以艺术为工具,去实现世俗的快乐。

中国人父母的使小孩子学习艺术,我妄自揣测,可能只是工具主义的,往往并非热爱艺术本身。

其实都明白,在中国,出生在什么家庭,才重要,然而又不能不心存这样的一丝侥幸。

我们不得不恪守着他人的信条,父母的,老师的,领导的,更多的是来自于社会的。

我们需要认可,统统这些给予我们信条者的认可,以至于不知道自己真正热爱什么,以至于一切的努力都献给了虚荣。

信念很重要,唯真正的热爱,才能产生信念。

帕格尼尼用只有一根琴弦的琴把被囚禁的肉体从艺术中解放了,音乐对于他,是一只永远不能被囚禁的鸟,灵魂可以栖息右它的翅膀上一起飞翔。

帕格尼尼的信念不会随着最后一根琴弦的折断而断。

音乐,绘画,舞蹈……,作为剥夺孩子自由的工具,便是可悲的,只有作为突破囚笼的翅膀,才是快乐的。

写作也是如此。

我对朋友说,坚持写作,是一种信念,我坚信,这些文字正在一点一点将我从绝望和焦虑中拯救出去。

对教育的要求,最好是自发的。

朋友对我的女儿说,要为父母争气。

我答曰,千万不要,气是在每个人自已的肺里,血液里,每一个热爱生命的人都在向这世界争取,争的都是自己的气。

艺术不应该是用来关住孩子们的囚笼,尽管理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非仅仅是生存。

是的,人总得生活。

劳伦斯曾说,大灾难已经来临,我们处于废墟之中,我们开始建立一些新的小小的栖息地,怀抱着一些微小的希望。这是一种极为艰难的工作。现在没有一条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但是我们却迂回前进,或攀援障碍而过。

不管天翻地覆,我们都得生活。

艺术是生活中小小的栖息地,是小鸟飞翔的翅膀。

相关文章

  • 对艺术的随想

    给客人送东西,偶尔听到叮叮综综的琴声,支离破碎的音符,杂乱得听不出什么曲子。 上海人的家长让孩子练琴,通常只是想增...

  • 艺术随想三则

    艺术随想三则 【深圳】何良 一、心...

  • 田文随笔。

    田文随笔。《随想曲》(1-68。) 1.随笔。《随想曲》 语言呈现风格,艺术的风格,心灵与气质的风格。语言呈现贯通...

  • 【墨鱼书摘】20190108每日一签

    离开了友谊和艺术,我的生命是不会开花的。 ——巴金《随想录》

  • 田文艺术诗性随笔。

    50.随笔。《随想曲》 艺术,即转化的艺术。把一片风景 以音乐,绘画或语言艺术的形式呈 现于一种情感的艺术。语言的...

  • 艺术随想

    看了一篇文章,我才想起我原来是研究艺术史的。研究艺术史的这个过程是挺快乐的。而且艺术很有趣。绘画艺术让...

  • 病中随想

    病中随想 我问父亲 文学属于艺术麽 艺术?或许是 逝去的岁月 语言构筑起的世界 在幼小的心灵里 逐渐延伸 聚沙成塔...

  • 【石丰】图说心语/2021

    题记:本“图说心语/2021”记录了自己一些日常艺术感悟与生活随想。无知无限,仅供大家参考! 石丰,独立艺术家,自...

  • 【石丰】新意象水墨艺术的锐意探索者——肖志坚作品观感与随想

    新意象水墨艺术的锐意探索者 ——肖志坚作品观感与随想 文/石丰 众所周知,艺术作品的格调和品相及表现方式与作者的艺...

  • 艺术的力量——艺术随想之二

    艺术的力量,大约就是艺术品中那个令人感动的东西。 《共产党人刘少奇》演到洞房花烛夜时,我感动了,也哽咽了。为那个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艺术的随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mb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