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我们国家的应试教育,让很多家长不得不走上一条天天逼着孩子去学习的道路。而孩子们,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每天还有着来自家长的压力。
孩子,我想对你说,你们真的辛苦了!
但是问题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很多家长很努力的去逼迫孩子认真学习,甚至亲自去教孩子,仍然孩子的成绩得不到提升,反而变得更加不耐烦,更加讨厌学习,甚至与家长反目为仇,动不动就和家长大吵大闹,这样的家庭环境变得压抑,变得冷漠,而孩子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恰恰是这个阶段最重要,这个阶段是孩子的启蒙期。
在一个农村进行了一次简短的调查后发现,那些村里上着小学,中学的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往往在其他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例如:一个上着六年级的孩子,在学习上是一塌糊涂,他的父亲经常会拿着棍子到处追他,让他认真去学习,还总是说到:“你不好好学习,还能干什么?你看看别人的孩子,他的成绩是多么的好,你再看看你。”又是这一句话,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家长总是喜欢把自己家孩子的缺点拿出去和别人家孩子的优点相比?为什么这些家长就不能看到自己孩子身上某些优点?刚才提到的孩子,虽然成绩不如别人,但是赋有爱心,总是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其他人,邻居家的老人非常喜欢他,他也非常喜欢去老人家玩,陪伴老人。
相同的一个场景,一个发生在美国,一个发生在中国。同样是两个10岁的孩子,同样他们都在外面捉到一只小鸟,并把他们带回了家。美国这个孩子的父母,发现之后,告诉孩子,如今的环境大不如之前,鸟儿的生存空间被我们人类压迫的越来越少,鸟儿的数量也越来越少,所以现在请把这个鸟儿放生了,给它一个自由,让它也能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快乐的生活。这个孩子听完父母的话,把小鸟放生了,并逐渐对鸟产生了巨大的兴趣,最终成为一名鸟类学家。而中国的父母看见自己孩子,拿着小鸟回来的时候,先是一顿大骂,骂他不应该拿着这个脏东西回家,更不应该浪费时间在捉这只鸟上,应该坐在书房,认真的看书,这个孩子无奈的将小鸟放生了,坐在书房认真的看书,最终他成为一个文学家。
表面上,两个孩子最终的结局都挺让人满意,深究其实质就会发现,中国这对父母,扼杀了自己孩子爱玩的天性,扼杀了自己孩子的观察力,扼杀了自己孩子想去接触大自然的本性,而只是一味的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却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可能在其他方面更胜一筹。想当年,爱迪生的母亲,把爱迪生带回家,自己亲自教他,爱迪生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发现,以及感悟,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发明家。而他母亲的教育方式则是爱迪生能够成为发明家的一个奠基人,试想,如果当时,爱迪生的母亲,把爱迪生带回来后,不再亲身去教育他,而让他选择一条其他的道路,又怎么会有今天电灯,留声机,电话机呢?
家长们,你们是否也曾经做出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逼着孩子去学习,却不知他们在其他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你们是不是应该主动去了解孩子,主动与孩子沟通,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真正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呢?还是仍然以传统观念逼着孩子,死读书,读死书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