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第一次认识冯伟,还是后来工作上的数次交往,冯伟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实在。这份实在和他多年的党员身份不无关系。不知道是他本来皮肤黑,还是大藤峡毒辣的太阳把他晒了个黢黑,嘿嘿一笑时,相对黝黑的肤色,牙齿显得雪白雪白的。
大藤峡左岸厂坝工程土石子堰一合龙,大家就齐刷刷地盯着拌和系统这个“大后方”,一个又一个电话打来,让还在鲁地拉拆装拌和楼的冯伟,就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藤峡工程建设工期的压力,千头万绪就此开始……
大藤峡工程无施工准备期、工期短、任务重,经历超标洪水后,只有拌和系统按期投产并迅速高产,才可能让纵向混凝土围堰迅速成长,保障厂坝工程2016年按期实现度汛目标,这让拥有23年现场施工管理经验的冯伟,也感到压力重重。
通常来说,要处理好纷杂、紧迫而又环环相扣的事务,必须沉下心去仔细观察、理清思路,才能掌握住大局。想清楚了还得干好才是硬道理。面对庞大而复杂的拌和系统,作为工区负责人和老党员,冯伟深知,只有把扎实的工作作风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才可能出现奇迹。
找冯伟,得有事就赶紧说事,没事也多寒暄不了几句闲话,他总是穿梭在系统各个点,稍有空闲也处于一种潜心琢磨的状态。大藤峡雨多,他琢磨怎样精心组织来弥补雨天耽误的工期;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大,他琢磨怎样又快又稳地开展施工;拌和设备老旧,他琢磨怎样最少成本地“点石成金”;胶带机头有飞石和泥浆,他琢磨怎样改进降低风险和污染。甚至在不多的饭后散步时刻,他从路边攒下一株又一株小树苗,规划着等系统建设差不多了,再移栽到办公区的花圃里去,这样,可以节约一笔树苗费用。
2014年电气专业毕业的王乾波,一听说冯伟是机械设备和电气管理方面的专家,他主动要求与冯伟结为对子。第一时间满心期盼地等着师傅赶紧教他真功夫,迎面却接到一句话:“做我徒弟,你可别懒,得沉下心来好好干啊。”
冯伟究竟如何干工作?从大家对他的描述就可以知道:
“师傅白班上完接晚班几乎是常事,要是混凝土生产期间出现故障,24小时中任何时刻,他都第一时间能到现场。”徒弟王乾波这么说。
“有时候是我们拿不准,得他来了拿主意尽快处理好。有时候是他放不下心,无论我们怎么劝他都不肯回去,非要和我们一起处理好才离开。”工区骨干这么说。
“主任带头拼,又做得好,我们没有理由不跟着干。”也有同事这么说。
这样一心扑在工作上,冯伟也带动并影响了拌和工区整个团队,继1月15日拌和系统全面按期投产,3月下旬至4月底持续保持着混凝土高产量,4月份系统生产14.97万立方米混凝土,远超原投标计划12.6万立方米的最大月强度。
拌和系统创造的神话远不止如此。两座拌和楼分别从鲁地拉和溪洛渡拆运过来的。老旧设备翻新能超越投标最大月强度,实属不易,2016年按期实现度汛目标,两座楼功不可没。
大藤峡工程建设一直备受有限公司、水电公司关心,多位领导和专家到现场指导、调整系统建设及运行方案。从方案到实效,工程建设目标一级级被分解为具有执行性的小目标,任何一个小目标实现,都得沉得下心、干得了实事,通过各个专业团队的齐心协力,才能将科技转换为神奇而强大的生产力。
而冯伟,一直走在大藤峡拌和工区团队的前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