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当你上了一天班到家,发现家人把屋子搞得乱七八糟,没收拾,这时候很容易着急上火,口不择言就是一场大战。
晚上快七点我到家,映入眼帘的是桌子上的一片狼藉,饭碗菜盘,还有儿子昨天用的,快递盒子。孩子的药包又忘了喝了。
我一怒之下摔了盘子,又对儿子一顿国骂:“咋回事?你一直都这样,这么邋遢。昨天的都没收,今天又没收,你啥时候能记着收!你这样子在学校咋过的?上了大学谁愿意跟你住一屋?!娶了媳妇,媳妇都要跑?!”从过去骂到现在,再灾难化想象到未来。
庆幸这一堆都是想象了一下,头脑疯狂完之后,我自己都笑了,结果肯定是孩子情绪化对抗严重,我晚上的计划全打乱啥也不干了躺着生一晚上气得了,明天还得去买碗盘。
我默默来到厨房,倒了一杯水,一饮而尽。来到外面,冲儿子说道:“儿子,妈妈现在要去做肩颈理疗,一个小时,8点10我还有个读书会直播。我希望我回来看到桌子上干干净净的。”
孩子笑道:“好的,妈,一会儿我就收,晚饭我自己弄。”
8点我理疗回来,刚摸到门把手准备开门进屋。只听孩子笑着冲出来:“妈妈,你假装啥也看不见,我现在就收哈。”
我开门进来,扭脸一边往我们卧室走去,一边笑说:“好的,妈妈这会儿间歇性眼瞎,这会儿啥也看不见。”真是不聋不瞎不配当家。面对青春期的娃,咱不仅要又聋又瞎,还要学会当哑巴。
“哈哈,好好。”
我开始准备直播的东西。儿子收完开始在厨房洗刷。
母子各干各的,这都是我想要的。
如果我发一通脾气,肯定会影响直播,自己家还搞得一地鸡毛,自责、愧疚,怪自己学了个寂寞,光这个情绪又得收拾好一阵子,哪来的心情去分享。孩子肯定比我的破坏性更大,然后我又开始抱怨他,死倔,脾气坏,必是另一番风景。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启发。
1.遇事向内预备备。看见啥先别气类、发脾气乱吵类,想要一个情绪稳定的孩子,我们先情绪稳定。
2.失衡技术很重要。看到啥不对的事,先不要急。让他在错误的情绪里呆一会儿,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盘子碗已经没收拾了,也不急着这一会儿了。我们可以描述所看到的,但不攻击这个人。然后再提出希望,明确要求。要求越明确执行越到位。
3.改译的力量。如果我们只看到不好的一面,目至所及,皆是问题。如果用改译的力量,孩子是不是按时吃饭了?孩子是不是还配合了,给了积极回应?孩子是不是最后去做了还很幽默?看到正向的,缓解了自己的焦虑,改变了境遇。
我们有时候可烦孩子没有敬畏心,冲我们翻白眼。在孩子眼里咱就是只会叨叨叨,还叨不到点子上没本事的父母。所以管住嘴,少唠叨,多示范。
有时候我们看不上孩子做的,叨叨完,又太主动去干一切了,咱在孩子眼里就是事儿特多的父母。由于咱太爱包办代替了,孩子又特别依赖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除非孩子寻求帮助,咱就干好自己的事,把自己搞精彩。
咱不要太懦弱,受害者可怜虫,还把自己的位置放得特别低,尤其是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说话谨小慎微,生怕哪句话说错了就惹得孩子不高兴,孩子说啥就是啥。咱家长就变成了活生生的仆人,那是仆人就得享有仆人的待遇。所以不是孩子看不上咱,是咱先看不上自己,咱要先把自己立起来。
网友评论